愛國詩詞鑒賞《李大釗·憶友人》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班生此去意何云? 破碎神州日已曛。②
去國徒深屈子恨,靖氛空說岳家軍。③
風塵河北音書斷,戎馬江南羽檄紛。④
無限傷心劫后話,連天烽火獨思君。
【注釋】 ①此詩作于1916年春,作者因加入討袁實際活動未果,擬再次赴日,乃有此詠。原題為 “南天動亂,適將去國,憶天問軍中”,天問即郭厚庵,是作者的朋友。②曛 (xun): 日落時的余光。③深: 這里用作動詞,意為越來越深。靖: 平定,清除。氛: 妖氛。④羽檄: 軍書。
【鑒賞】 此詩作于1916年2月中旬,選自許滌新的 《百年心聲》 (修訂本)。當時,云南的護國軍分兵進入川湘,軍費支出劇增,蔡鍔、唐繼堯等在昆明組設籌餉總局,任命李烈鈞為總辦,希圖渡過難關。而南方其它省區也紛紛宣布獨立,表示脫離袁世凱。李大釗因為沒有投入到反袁的實際工作中,擬再次赴日。行前,他寫了這首懷友詩。全詩把懷友與憂時這兩根線交織起來,作為統攝全局的主脈,一派愛國之情真要算得是淋漓滿紙了。起聯用東漢班超的投筆從戎以比友人,在國勢艱危的大背景上問他從軍以來的心境如何,情韻從詢問中出。中間兩聯,把自己的憂憤,對南方時局的憂慮,表達得既有層次,又富于情感,去國懷鄉不惟是 “徒深”、“空說”,而且是 “斷”、是 “紛”,可謂情真意切之筆; 就文脈講,則是 “破碎神州”句的充實與展開。尾聯設想 “劫后”跟朋友共話前塵,用 “思君” 回應篇首,用 “獨”濃化情愫,雙脈妙合,言淡而意永,結得非常響亮。顯然,念友成了憂時的聚集點,憂時則是友情內涵的界定與深化,二者相得益彰,詩的含量因而加大了。裴度說 “士先器識而后文藝”。一首律詩能做到章法明謹而不呆滯,含量豐富卻不蕪蔓,確實是不容易的。
文章作者:蒲健夫
上一篇:愛國詩詞《劉伯堅·帶鐐行三首》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秋瑾·感事》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