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吳嘉紀·去歲行》原文賞析
去歲歲除夜,糴米十五斗。門外終朝謀食途,竟能旬日不趨走。北風暮起頹屋寒,老人欲眠眠何難! 風集木,聲益烈,吹下皚皚一天雪。癡兒對雪舞且悅,那知煙火來日廚頭絕!
此詩敘述了詩人晚年窮困潦倒的生活。
“去歲歲除夜,糴米十五斗。門外終朝謀食途,竟能旬日不趨走。”平日饑寒交迫的詩人能在 “歲除夜”買十五斗米,熬過年關(guān),可說是幸運了。以往日日為糊口到處奔走,這十五斗米能使他“旬日不趨走”,這又是幸中之幸。詩的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僥幸的喜悅。
但是好景不常,“北風暮起頹屋寒,老人欲眠眠何難!”正在詩人暗暗慶幸時,夜晚刮起北風,頹敗的房屋里立刻變得寒冷難忍,使老人難于入睡。其實“眠何難”,不僅僅因為冷,還因為老人擔心北風會危及他眼下的生計。北風帶來的兩重痛苦,給詩人剛剛放松一點兒的心又蒙上一層陰影。“風集木,聲益烈,吹下皚皚一天雪”,把北風帶來的痛苦又深入一層。風吹枯樹,聲音越來越大,說明風越來越大,天越來越冷,不久下起了雪,風雪交加,地凍天寒,詩人沉重的心縮緊了。
“癡兒對雪舞且悅”,不懂事的孩子清晨醒來,看到自己嬉戲的天地一夜之間變了,高興得手舞足蹈。其實若是豐衣足食,對此景,詩人也會閑情逸發(fā),吟詩作賦的,而今貧困交加,絕無此雅興,他想的是“煙火來日廚頭絕”。也許詩人少年時曾有過“對雪舞且悅”的癡態(tài),看到癡兒想到自己逝去的年華。如今歷盡倉桑,他深沉了,這是一種痛苦的深沉,是一種不可名狀的痛苦。
上一篇:古詩《唐順之·南征歌》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曹寅·古北口中秋》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