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詠史》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李商隱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盤?
此詩題為“詠史”,實際上是以六朝舊都(建鄴、建康)為背景,將六朝作為一個整體加以歌詠,借以表達詩人對王朝興廢的看法。
首句“北湖”即玄武湖,“南埭”指雞鳴埭,均為六朝帝王游宴之地。作者《南朝》 “玄武湖中玉漏催,雞鳴埭口繡襦回”,正詠當時游幸情事。如今北湖南埭,唯余一片茫茫白水,龍舟彩仗,繡褚宮人,皆已蕩然無存。往昔繁華,都成歷史陳跡。這句起勢蒼茫闊遠,一筆掃去六代繁華,中含今昔滄桑之慨。次句從“水漫漫”的現境幻化出往境,疊印上“一片降旗百尺竿”的歷史畫面。劉禹錫《西塞山懷古》有“一片降幡出石頭”之句,單言東吳之覆亡;此句所寫既包括南方王朝為北方王朝所滅,也包括江左各朝的更迭嬗遞,一代代都是亡旗高舉,一片沒落氣象。“一片”狀其眾多,“百尺”狀其高揚。憑借天險地險,金陵城上本應刀槍森列,戰旗高舉,然所見者唯降旗如林,高揚百尺竿頭而已。其中寓含對萎靡無能的六朝統治者的揶揄嘲諷。
三、四句就“一片降旗”所統括的六朝覆亡歷史發抒議論。“三百年間”與“曉夢”,一長一短,本不相及,卻用一“同”字綰結,既突出六朝繁華,不過像一場短暫的曉夢;又暗示從東吳到陳朝,更迭頻繁,國祚短促,轉瞬即滅。這句也像前兩句一樣,是一筆掃卻三百年,但卻是用實筆強調。由此便自然逼出末句的有力反問。“鐘山龍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本是前賢對金陵形勝的贊詞,如今“三百年間同曉夢”,則所謂虎踞龍盤豈非純屬虛言!劉禹錫詩“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正可移作此篇題旨,但以反詰作收,卻更警動有力。全詩用大概括、大議論,卻并不抽象乏味,而是既有闊遠的氣勢,又具形象與情韻。末句道破而不說盡,雄直中含有頓挫之致。
上一篇:盧照鄰《詠史(其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賀知章《詠柳》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