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西溪》唐山水詩鑒賞
李商隱
悵望西溪水,潺湲奈爾何?
不驚春物少,只覺夕陽多。
色染妖韶柳,光含窈窕蘿。
人間從到海,天上莫為河。
鳳女彈瑤瑟,龍孫撼玉珂。
京華他夜夢,好好寄云波。
西溪,在梓州(今四川三臺縣)西門外,是唐時的游覽勝地。李商隱在唐宣宗大中六年(852)春天,在梓州柳仲郢幕府里,他去游西溪,寫了這首詩。柳仲郢寫了和韻詩,商隱在《謝河?xùn)|公(柳仲郢)和詩啟》里說: “某前因暇日,出次(留駐)西溪。既惜斜陽,聊裁短什(篇)。蓋以徘徊勝境,顧慕佳辰,為芳草以怨王孫,借美人以喻君子。”這里講他寫這首詩的用意,“既惜斜陽”,有他在《樂游原》里“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用意。“為芳草以怨王孫,借美人以喻君子。”劉安《招隱士》: “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看到春草的茂盛,就想到王孫出游在外,應(yīng)該回去。張衡《四愁詩序》:“依屈原以美人為君子。”他在詩里也用美人在比君子。
這是一首五言排律。首聯(lián)“悵望西溪水,潺湲奈爾何?”“潺湲”(chán yuán讒園),水緩流貌。看到水的緩流,在“悵望”,感到無可奈何。為什么?“不驚春物少,只覺夕陽多。”不驚異于春天景物的少,只感覺夕陽比景物更多。春天的景物在夕陽的照射下雖然美好,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到了黃昏,這些美好景物就要看不見了,所以要悵望,要感到無可奈何了。這是一。
三聯(lián)“色染妖韶柳,光含窈窕蘿。” “色染”“光含”是互文,即柳葉和女蘿的翠色把清澄緩流的溪水染綠了,柳葉和女蘿的翠色又在陽光照射下,顯得更有光彩。妖韶,美好而富有生機(jī)。窈窕,美好。這些含有光彩的翠色倒映在水中,顯得很美好。四聯(lián): “人間從到海,天上莫為河。”這跟“悵望”聯(lián)系,想望西溪的水,流入大江,從大江流到海,具有“朝宗于海”的意思,這是就人間說。西溪的水,不要成為銀河,阻止牛郎織女相會,這是就天上說。這兩句話里含有詩人的感情。水“朝宗于海”,比喻地方官的回到朝廷,他想回朝廷而不可得。銀河的阻止牛郎織女相會,商隱的妻子王氏,在大中五年死了,人天永隔,這話里含有這種悲痛。所以悵望,感到無可奈何,這是二。
五聯(lián): “鳳女彈瑤瑟,龍孫撼玉珂。”鳳女,指春秋時秦穆公的女兒弄玉,相傳與丈夫蕭史乘鳳凰飛去,見《列仙傳》。“龍孫”,《正字通》:“青海旁馬多龍種,曰龍孫。”“玉珂”,用玉裝飾的馬勒。“鳳女”句,指西溪上有美人在彈奏用玉裝飾的瑟,彈瑟表怨。“龍孫”句,指騎著名馬的王孫公子飄泊在外。這兩句即借美人來比君子,指君子不能回朝廷而怨; 王孫公子在外飄泊不歸,也有惆悵。末聯(lián)“京華他夜夢,好好寄云波。”他想到他夜夢到京城,醒來好好寫信到京里,托云中的飛雁傳信,托波上的魚書傳信。
這首詩,既寫出了西溪的美好景物,又寫出了他想回朝廷而不得的苦悶,只好夢到京城,只好寄信給京中友好來表達(dá)他的感情了。這是即景抒情,情景相生之作。
上一篇:歐大任《西樵大科峰觀日出》明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李白《送友人入蜀》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