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態炎涼如作戲,
眉高眼下,且自不提。
朋友中,來來往往是些虛情意。
那里有,濟困扶危成豪氣?
雪中送炭,古來就稀。
盡都是錦上添花相湊趣。
看將起,付之一笑由他去!
——清·華廣生輯《白雪遺音·馬頭調》
本篇對當時炎涼的世態作了生動的揭露。
“世態炎涼如作戲”,以氣候的一熱一冷,來比喻世俗人情的勢利,忽親忽疏,反復無常。如同作戲一樣,今天扮演這個角色,明天又扮演那個角色。 “眉高眼下,且自不提。”即瞧得起或者瞧不起,這都還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連要好的朋友,來來往往也“是些虛情意”, “那里有,濟困扶危成豪氣?”濟困扶危,為朋友慷慨解囊,甚至舍身忘我,拔刀相助,這本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但在世風日下的情況下,這種英雄的豪氣卻見不到了。并且這不是暫時的偶然的現象,而是“雪中送炭,古來就稀”。雪中送炭,比喻在別人困難或急需的時候給予幫助?!氨M都是錦上添花相湊趣。”錦上添花,比喻美上加美,有錢有勢更得人巴結。民歌所寫的這種情況,如果說在古代還不甚普遍的話,那么在清代就顯得特別嚴重了。清代出版的小說《兒女英雄傳》第九回也寫道:“世情如紙,只有錦上添花,誰肯雪中送炭?”
這種炎涼世態,是整個社會政治經濟決定的,是道德水平低下的反映,不是某個個人力量所能扭轉得了的。所以作者采取“看將起,付之一笑由他去”的態度。這種態度像煞有點消極,而實質上卻是出于不得已,只能付予輕蔑的一笑了之。如果完全采取消極的態度,他又何必寫這首民歌來給予揭露呢?當然他的揭露盡管相當生動,但也不能不指出,它畢竟還停留在某些表象上。
上一篇:《上聲歌》原文|賞析
下一篇:《臨潼山》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