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溶《山居》唐山水詩鑒賞
鮑溶
窈窕垂澗蘿,蒙茸采葛花。
鴛鴦臨碧水,照影舞金沙。
在群星燦爛的唐朝詩人中,鮑溶的名字鮮為人知。然而,他的這首《山居》,卻是寫得十分空靈清秀的。
這短短的四句詩,描繪出一幅清新精美的山中小景圖。詩的題名為“山居”,但在整首詩中,既沒有明寫“山”——它的雄偉或者幽靜;也沒有提到“居”——它的茅舍或者炊煙。詩人匠心獨運,從各個不同的角度,選取了一組富有細節特征的鏡頭,來展示“山居”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色。
“窈窕垂澗蘿,蒙茸采葛花。” 詩的頭兩句,是靜態描寫。作者把鏡頭搖向幽深的山澗,寫婀娜多姿地垂掛在澗上的薜荔、女蘿和紛繁耀眼地盛開的葛花。這默默地垂掛或寂寞地盛開的山野草木花卉,顯示出山的深僻和清幽。然而,寂靜和清幽并非死滅。滿山遍谷的薛蘿和葛花告訴人們,在這人跡罕至的深谷中依然充滿蓬勃的生機和活力。因而,這靜中又蘊含著動。
詩的后兩句: “鴛鴦臨碧水,照影舞金沙。”詩人調轉鏡頭,指向山中的溪流。成雙成對的鴛鴦在碧綠的溪水中戲游,它們追逐歡舞的倩影映照在溪澗底下的金色沙石上。這兩句,巧妙地寫出了溪水的清澈透明,還使人感受到照射水中的日光。碧溪、艷陽、金色沙石,烘托著彩羽斑斕的鴛鴦,色彩是多么絢麗繁富。從鴛鴦照影起舞的神情意態,更進一步襯托出山居的平和恬靜。正因為山居環境清幽,沒有人事的紛擾,鴛鴦才會如此自由自在,怡然自得地臨水照影、起舞。因此,這兩句雖是動態描寫,但動中又體現著靜,實際上是由動寫靜,從而更好地收到“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
這首詩共四句,一句一個特寫鏡頭。這就是: “窈窕澗蘿”、“蒙茸葛花”、“鴛鴦臨水”、“影舞金沙”。詩人在展示這些景物時,以自己置身山中的主觀感受,采用靜中有動,動中見靜,動靜結合的手法,編織出一幅清麗迷人的山居圖。無疑,這里面融注著詩人對于幽靜恬淡的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盡管在這幅畫圖中,沒有對“山居”本身作具體描述,但詩人所設置的環境,已給人們提供了足以引起無限遐想的余地。我們仿佛看見和感受到了寂靜空曠的山巒,蒼翠茂密的森林,艷麗芬芳的花草,悠遠清脆的鳥鳴,簡樸整潔的茅舍,裊裊上升的輕煙……
這首詩,語言清新自然,準確生動。“窈窕” 一詞,寫出 “蘿”的嫵媚動人,一個“垂”字,表現它的美好風姿。“蒙茸”展示葛花的紛繁艷麗。“舞”字更為傳神,把鴛鴦縱情嬉戲的神態寫活了,平添了許多詩情畫意。
上一篇:吳均《山中雜詩》魏晉南北朝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庾信《山齋》魏晉南北朝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