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山齋》魏晉南北朝山水詩鑒賞
庾信
石影橫臨水,山云半繞峰。
遙想山中店,懸知春酒濃。
這首小詩在現(xiàn)存庾信作品中別具一格。我們知道,庾信和徐陵的詩風合稱“徐庾”,詩風以 “流麗”著稱,尤喜用典。但是庾信入關之后,由于生活和處境的變化,使他的詩風趨于雄健蒼勁,一般內容較為沉郁。這是我們一般的印象。其實,庾信作品中,除了象我們常讀的《擬詠懷》一類作品外,還有一些小詩卻顯得比較閑適、平易,基本不用典。如《野步》、《山中》、《春望》、《秋日》以及這首《山齋》等都屬于此類。大體上說,庾信那些抒發(fā)他身世之感和鄉(xiāng)關之思的詩,篇幅較長,用典較多; 而那些表現(xiàn)閑適之情的小詩則顯得平易和自然。這大約是六朝和唐代不少詩人共同的現(xiàn)象。所以后來詩人作詩,也往往只在古詩和律詩中注意用典,而絕句則用典較少。
庾信這首《山齋》五言四句,在某種程度上說,有點象后來所謂的“五絕”。但仔細讀來,它和五絕有類似處,卻又不同。后來的五絕,大抵是平仄相對,而此詩基本上也是如此。然而不同的是此詩起句為“仄仄平平仄”,次句是 “平平仄仄平”; 根據(jù)絕句的格律,三、四句應為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此詩卻成了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這種又相似又不同的格式,說明當時律體正在形成的過程之中。雖然尚未最后形成,但作者已多少自覺地注意到平仄聲相對的要求。這種過渡時期的產(chǎn)物,不但在南北朝后期,而且在初唐,還有不少例子。
這首詩中前兩句是寫景,石影臨水,山云繞峰,都是寫山中幽靜的景色。后兩句是寫作者見到景色后的感想。“遙想山中店,懸知春酒濃”。這里的 “春酒”,根據(jù)一般的說法,指冬天釀酒,經(jīng)春成熟,所以叫“春酒”。當然,“春酒”不一定是在春天喝,例如陶淵明的《讀山海經(jīng)》第一首,寫的是孟夏景色,卻也說“歡言酌春酒”。事實上在這首詩里,也沒有具體寫到節(jié)令。但面對美景,常常會想到把酒賞景。蘇軾在《后赤壁賦》里,見到“月白風清”,也就想到喝酒。魏野《送司馬池歸夏臺》也有“芳草垂楊弄色初,山中好酒想踟躕”之句。庾信這首詩也是這樣。他見景而想到山中酒熟,顯得很自然。淡淡幾筆,就表現(xiàn)了詩人當時酒渴的心情,看來毫不費力,卻活畫出詩人的某種情緒。這種平易、簡潔的詩,寫得頗為生動,確是小詩的精品。
上一篇:鮑溶《山居》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杜牧《山行》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