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士銓《潤州小泊》清、近代山水詩鑒賞
蔣士銓
孤城浪打朔風驕,鐵甕陰陰鎖麗譙。
微雨夜沽京口酒,大江橫截廣陵潮。
船膠涸水帆俱落,人擊層冰凍未消。
小泊不妨侵曉去,海門寒日射金焦。
本詩作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寫作者冬夜泊船潤州(今江蘇鎮江)時所見的景物。
首聯“孤城浪打朔風驕,鐵甕陰陰鎖麗譙”描寫在沉沉夜色中,鎮江城經受著風吹浪打,城內的高樓似乎被鎖閉在一個陰沉沉的大鐵甕里。“鐵甕”是鎮江城的別名,此處有雙關之意。麗譙即高樓,亦指譙樓。這兩句為全詩烘托了總的氣氛。
頷聯“微雨夜沽京口酒,大江橫截廣陵潮”寫作者在細雨之中上岸沽酒,取暖解乏,襯托了此夜的寒冷;同時突出了長江的水勢之大:連白浪滔天的廣陵潮也被它截斷。至此,已把潤州的地理位置交代清楚。“孤城”、“鐵甕”、“京口”皆指潤州治所鎮江,它屹立于長江南岸,并與北岸之廣陵(今江蘇揚州)遙相對望。“廣陵潮”是虛寫,因為此時曲江觀濤(見枚乘《七發》)已無可能,揚州以南均已淤塞而與長江阻隔。詩中這樣寫是為了夸張長江的氣勢。
頸聯“船膠涸水帆俱落,人擊層冰凍未消”寫岸邊的情景: 由于冬天水涸,船被膠住,帆也落下了。又由于天氣奇寒,近岸的江水結滿了一層層的堅冰,船上的人不得不時時敲擊冰塊,以防船在停泊時被凍住; 但是這邊敲了,那邊又凍上了。這在前面對于夜黑、天寒、風大、浪急的描寫上,又增加了一層枯寂寂、冷森森的感覺。
尾聯“小泊不妨侵曉去,海門寒日射金焦”給人們帶來了一點生機和希望。天方破曉,船即揚帆離岸而去。在東方水天相接之際,在俗稱“海門”的兩個小島之間,漸漸升起了一輪朝陽,它周身裹著寒氣,因而射出來的陽光也是寒冷的,焦山、金山、潤州古城以及整個江面都似乎被涂上了一層冷光。然而,凄風苦雨的寒夜畢竟過去了,新的一天開始了。
作者善于用詩的語言敘述地理,烘托氣氛; 同時色調鮮明,線索集中,特別是真切地描繪出耳聞目睹的寒夜的獨特景色,使人有如身臨其境。但藝術上尚欠推敲: 同地異名多處出現似無必要,整首詩在內容上不能給人更多的啟示。
上一篇:白居易《浦中夜泊》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李東陽《游岳麓寺》明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