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浦中夜泊》唐山水詩鑒賞
白居易
暗上江堤還獨立,水風霜氣夜棱棱。
回看深浦停舟處,蘆荻花中一點燈。
白居易寫了很多與夜有關的詩,如“月明蕎麥花如雪”(《村夜》),“唯見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滿床明月滿簾霜” (《燕子樓》)。一般來說,寫夜景離不開月色,有了月,夜景才分明,有了月,夜景才有韻味。而這首詩立意不俗,選材別致,寫的是一個沒有月色,漆黑一片,人的視覺失去作用的秋夜。詩人從這一特殊情況出發,避開古代山水詩常用的白描手法,全從側面烘托,生動地寫出了江浦夜泊的情景。
詩的前兩句先從人對江邊秋夜的感覺寫起。首句的“暗上江堤”扣上了題目,為次句寫人的感覺作了鋪墊,也為三、四句的進一步描寫選擇了一個十分好的視點,留下伏筆。“水風霜氣夜棱棱”。詩人剛出船艙,步上江堤,頓覺江上寒風刺骨,寒氣襲人。“棱棱”這一疊詞,既寫出了江邊秋夜之寒,也寫出了詩人佇立寒風之中抖抖索索的情態。
三、四句由上句的感覺轉向視覺。“回看”二字含義豐富,其中有詩人初冒風寒而自然生出的對船內溫暖的眷戀,也有“暗上江堤”后,明知周圍漆黑而又想有所發現的企圖。“蘆荻花中一點燈”,景致一變,情調一揚,詩人被漆黑夜色周匝裹襲的心情也為之一振。蘆、荻,禾本科草名,生于低濕之地或淺水,秋天開白花。“蘆荻花” 回應第二句的“霜氣”。詩人回看深浦停泊之小舟,小舟被濃重的夜幕所籠罩,被茂密的蘆荻所簇擁,模糊不可見; 可見者,唯有那蘆荻叢中熠熠閃爍的“一點燈”。在素月流輝的夜晚,這“一點燈”也許是很不起眼、微不足道的; 但在這漆黑之夜,它卻是黑暗王國的一線光明,引起許多溫馨的聯想,給詩人的心中帶來一絲暖意。寫“燈” 以“一點”修飾,可見夜色之濃重,正面描寫的是燈,側面是烘托夜色之濃和廣,使看不到的夜色有了視覺形象,起到以明寫暗的藝術效果。
全詩景象平易,自然天成,但在布局上又頗見匠心。詩寫夜泊之景,不從夜泊之地寫,而是選擇了堤上回看的視角,使四句小詩顯得極為婉曲。
上一篇:陳誠《流沙河》明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蔣士銓《潤州小泊》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