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游岳麓寺》明山水詩鑒賞
李東陽
危峰高瞰楚江干, 路在羊腸第幾盤?
萬樹松杉雙徑合, 四山風雨一僧寒。
平沙淺草連天遠, 落日孤城隔水看。
薊北湘南俱入眼, 鷓鴣聲里獨憑欄。
岳麓寺又名麓山寺,位于今湖南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上。寺廟建于晉泰始四年(268),是長沙最早的一座佛寺。詩人登山游寺,寫下這篇詩作。全詩皆為觀覽所見,隨著視線的轉移,景物描寫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在遠近景色的交替描寫中,處處流露出詩人孤寂的情緒。
詩的開頭兩句先寫岳麓寺之高。寺居“危峰”,站在寺上可以俯視湘江岸邊的景色。望著山間曲曲折折的羊腸小徑,詩人自問不知是如何盤旋攀登才走上寺來。“楚江”,此即湘江,因湖南、湖北古代皆屬楚國。三、四句是對岳麓寺及其周圍景色的描寫。山寺處于層巒疊翠之中,“萬樹松杉”、“四山風雨”,都足見山寺之幽深和清寂,惟有孤獨的僧人在此看守寺院。五、六句接寫詩人極目遠眺的景色: 入望盡是平沙淺草,草木的綠色一直延伸到天際; 此時太陽即將沉落,隔水而望,看到的惟有孤零零的長沙城(在湘江東岸)。第七句“薊北湘南俱入眼”是更為開闊的景象,詩人在遠望中,仿佛看到了祖國南北遼闊的大地。“薊北”,泛指今河北省北部; “湘南”,今湖南南部。詩句帶有夸張的成分,闊大的景象與后一句“鷓鴣聲里獨憑欄”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據說鷓鴣的叫聲極象“行不得也哥哥”,古人認為這是傷別和不祥的預兆,詩人獨憑危欄聽到鷓鴣鳥的啼叫,心中似有無以排解的苦悶和孤獨。
李東陽長期生活在京城,“歷官館閣,四十年不出國門”,“坐擁圖書消暇日” (《費司業廷言留飲題壁》),外出游覽,理應心情愉悅,多清新之感,然而此詩中卻充滿哀愁,“一僧寒”、“獨憑欄”、“落日孤城”以及悲傷的鷓鴣聲,都表現出他有難言的苦衷。不過作品以開闊之景襯之以孤寂之情,又可知詩人情雖孤苦,意氣尚不消沉,其放眼祖國南北,胸懷是豁達而坦蕩的。
上一篇:蔣士銓《潤州小泊》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李夢陽《潼關》明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