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jīng)典·李賀《浩歌》七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李賀
南風(fēng)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①。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②?青毛驄馬參差錢③,嬌春楊柳含緗煙④。箏人勸我金屈卮⑤,神血未凝身問誰⑥? 不須浪飲丁都護(hù),世上英雄本無主⑦。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唯澆趙州土⑧。漏催水咽玉蟾蜍⑨,衛(wèi)娘發(fā)薄不勝梳⑩。看見秋眉換新綠,二十男兒那刺促(11)?
【解題】
此詩約作于元和四年(809),時作者二十歲。浩歌:放聲高歌,語出屈原《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fēng)恍兮浩歌。”詩中感慨人生易老易死;知己難逢、壯志難酬;時光易逝,渴望奮發(fā)有為。感情激憤,構(gòu)思奇幻,表現(xiàn)出青年詩人熱情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豐富的想象力。
【注釋】
①二句極言自然界的變化。意謂南風(fēng)把山吹作平地,天帝派海神將海水移走。帝:天帝。天吳:傳說中的水神。據(jù)《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記載,此神“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黃”。②二句謂宇宙無始無終而神仙似的人也難免于死。王母: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她栽種的仙桃三千年開一次花(見《漢武帝內(nèi)傳》)。千遍紅:開了千次。彭祖:傳說中人物,姓篯名鏗,生于夏代,至殷末已七百六十七歲(一說八百馀歲),殷王拜他為大夫,他托病不問政事(見《神仙傳》及《列仙傳》),后因以彭祖為長壽的象征。巫咸:傳說中的神巫。③青毛驄馬:毛青白色的馬。參差(cen ci)錢:指馬身上顏色深淺不等的圓形斑紋。錢,即連錢,圓形花紋。④此句寫詩人騎馬出游所見春景。嬌春:美好的春天。含緗煙:形容新柳顏色淺黃,如藏在煙霧中。⑤箏人:彈箏的女子。金屈卮(zhi):金質(zhì)的彎柄酒杯。⑥此句意謂精神與血肉不能凝聚長生于世,不知此身屬于誰。⑦二句意謂不遇之士不必痛飲澆愁,因為世上英雄本來就沒有主人。丁都護(hù):南朝宋代的勇士丁旿曾官都護(hù),此處借指世上英難。⑧二句意謂如果向往歷史上禮賢下士之人,只得買絲線來繡個平原君的像,或者到趙州他的墓地澆酒祭奠。平原君:戰(zhàn)國時趙國公子,名勝,封于平原,史稱平原君,以養(yǎng)士著名。澆:將酒灑在地上表示憑吊祭奠的儀式。趙州:指趙國,都城在今河北邯鄲。⑨漏:漏壺,古代滴水計時的儀器,分上下兩壺。催:催促時間消逝。水咽玉蟾蜍:漏壺下壺口作玉制蝦蟆形,水滴進(jìn)如蟾蜍咽水。⑩此句謂美人也有衰老之時。衛(wèi)娘:指漢武帝皇后衛(wèi)子夫,她以美發(fā)得寵。發(fā)薄:頭發(fā)稀疏。不勝(sheng):禁受不住。(11)二句意謂轉(zhuǎn)眼眉毛由黑變白,二十歲的男兒為何仍舊如此狹窄毫無發(fā)展? 看見:眼看,轉(zhuǎn)眼。秋眉:白眉。新綠:青年人黑中帶綠的眉毛。那:如何,為何。刺促:局促,狹隘。
上一篇:李群玉《黃陵廟》七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李賀《李憑箜篌引》七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