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登崖州城作》唐山水詩鑒賞
李德裕
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
崖州,在唐代屬嶺南道,其治所在舍城,舊址在今海南島瓊山縣東南。唐時嶺南地區大部分尚未開發,那里生產落后、生活方式也比較原始,是人口稀少的蠻荒地區。因此當時朝廷也就常把得了罪的官員或與執政者對立的政敵放逐到那里。例如因為“二王八司馬”事件牽連而被貶斥的韋執誼,因為牛李黨爭、政局反復而被譴逐的李德裕就都曾到過崖州。
李德裕是會昌(唐武宗年號)名相,執政期間曾對朝廷政事、強藩大鎮和邊境少數民族采取一系列措施,維護加強了唐朝的中央政權。但在唐武宗病死、唐宣宗繼位之后,他卻遭到重新崛起的牛黨人物的打擊。先是被逐出朝廷,以后步步貶逐,大中二年(848)九月終于被貶為崖州司戶參軍。李德裕于次年正月抵達貶所,由于生活艱苦、心情抑郁,當年即病死于此。《登崖州城作》一詩即作于這段期間。
詩首二句寫崖州地理位置,突出其距離長安的遙遠。“鳥飛猶是半年程”,打破時空二間的限隔,以時間之長(鳥飛半年)狀空間之遠,遂使抽象化為具體,概念獲得形象。而作者對于朝廷政治的關切、在海南生活的凄苦和孤獨,只此二句已隱隱透出。下二句以擬人手法寫景。從客觀言之,崖州城確在重重青山包圍之中,這二句在讀者面前展現了層巒迭嶂的實景。從主觀言之,這重重青山仿佛是層層鎖鑰,將作者關閉在這海島孤城; 但另一方面,作者又似乎感到青山象多情的主人,它們之所以把郡城圍繞了一道又一道,乃是為了挽留住難得一到的客人。據說李德裕在崖州曾為當地百姓辦過一些好事,與黎族人民關系甚好。看來他的心情是矛盾的: 他既渴盼回京,又已對當地山水有了一種親切依戀之感。這兩句的寫景恰好委婉地透露了多層思想含義。
上一篇:蕭德藻《登岳陽樓》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蘇軾《登州海市并序》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