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1]
【原文】
黑云翻墨[2]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3]。
卷地風來[4]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5]。
【注釋】
[1]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古建筑名,又叫看經(jīng)樓。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時吳越王錢弘俶所建。醉書:飲酒醉時寫下的作品。
[2]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層很黑。
[3]白雨:指夏日陣雨的特殊景觀,因雨點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襯托下,顯得白而透明。跳珠:跳動的水珠(珍珠)。形容雨點,說明雨點大,雜亂無序。
[4]卷地風來:指狂風席地卷來。
[5]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開闊而且平靜。
【作者】
見《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中秋》篇。
【賞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是北宋的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蘇軾謫居杭州期間創(chuàng)作的一組5首七言絕句中的第一首,也是最為著名的一首。
這首詩描寫了夏季西湖下陣雨時的情景。第一句寫黑云翻滾,第二句寫大雨傾盆,第三句寫風過雨歇,第四句寫西湖水又恢復了平靜。四句分寫云、雨、風、水,一句一景,接得緊,轉(zhuǎn)得快,可見大自然變化多么迅速,詩人用筆多么神奇。雖為小詩,卻寫得氣象萬千。詩中比喻也非常貼切,尤其是“白雨跳珠亂入船”一句,最為傳神。
詩人蘇軾先在船中,后在樓頭,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劇變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瀉、風卷、天晴,寫得有遠有近,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景有情。讀起來,你會油然產(chǎn)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經(jīng)歷了一場突然來去的陣雨,又來到望湖樓頭觀賞那水天一色的美麗風光。這些夏日西湖上常有的景象,在詩人的筆下充滿了詩情畫意,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上一篇:《臨高臺》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劉光第《香溪》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