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
馬路上歌嘯的人群,
泛濫橫流著,
好比一個不羈的青年底意志。
銀箔似的溪面一意地
要板平他那難看的皺紋。
兩岸底綠楊爭著
迎接視線到了神秘的盡頭?——
原來那里是盡頭?
是視線底長度不夠!
啊!主呀!我過了那道橋以后,
你將怎樣叫我消遣呢?
主啊!愿這腔珊瑚似的鮮血
染得成一朵無名的野花,
這陣熱氣又化些幽香給他,
好攢進些路人底心里烘著罷!
只要這樣,切莫又賞給我
這一副腥穢的軀殼!
主呀!你許我嗎?許了我罷!
【導讀】
心如珊瑚,情如火山
“百度”這樣定義“志愿”:志向和愿望;有志于并情愿。
作者在這個混亂無望的世界里,愿意奉獻自己。
眾生喧嘩的世界破紙而出:“馬路上歌嘯的人群/泛濫橫流著”,但是,作者立刻搭配了一個反常的喻體——“好比一個不羈的青年底(的)意志”。這體現了詩人與世界的對抗,而接下來,卻是迷茫。
第二節中,詩人看到“溪面一意地/要板平他(它)那難看的皺紋”——這象征著現實世界的丑陋與虛偽;但幸有“兩岸底(的)綠楊爭著/迎接視線到了神秘的盡頭”——這就是詩與遠方的呼喚。
于是,詩人再也按捺不住心頭的火山。“主啊!愿這腔珊瑚似的鮮血,/染得成一朵無名的野花,/這陣熱氣又化些幽香給他,/好攢進些路人底(的)心里烘著罷!”——他渴望奉獻,狂熱而真誠地。只是現實沒有給他機會。
“珊瑚”這個比喻,奇麗炫眼,它是詩人善于調制色彩、渲染詩情的明證。它的出現,使熱烈的直抒胸臆充滿理想主義光彩。
上一篇:聞一多《憶菊》原文賞析
下一篇:聞一多《忘掉她》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