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建國30年來第一次編選的科學文藝作品選集。在中國文學史上,也許還是開天辟地的第一次。作為兒童文學的一個重要分支的科學文藝創作,編一個集子,總結30年來這方面的工作,我們想,也是十分適時和富有教益的吧。
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到今天才有了科學文藝。應當說,在我國,科學文藝創作也有一部不算短的歷史。有的同志認為,唐代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和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都是科學小品。這也許不無道理。但是我們無須把歷史追溯得那么久遠。在現代文學史上,偉大的文化革命戰士魯迅就是科學文藝的奠基人。他不但寫了《說鈤》、《人的歷史》、《科學史教篇》、《蜜蜂與“蜜”》等科學小品,而且還把19世紀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科學幻想小說《月界旅行》、《地底旅行》翻譯過來,介紹給我國讀者。30年代, 在舊中國的進步文化界中,科學小品廣泛興起,周建人、董純才、高士其、顧均正、賈祖璋等老一輩科普作家都是這方面的先驅者。40年代,在解放區,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徐特立老同志的倡導下,溫濟澤和彭慶昭也寫了大量科學小品。建國以后,我們迎來了科學文藝創作的繁榮時期,無論從數量、品種和質量上看,科學文藝創作的水平都大大提高了。有著古老傳統的科學小品更加秀姿英發, 同時, 又產生了科學幻想小說、科學童話、科學詩、科學故事、科學相聲等等新的科學文藝形式。我們也形成了一支不算小的隊伍, 包括著名的科學家、工程師、教授和教師、作家和科普工作者,還有熱心科學文藝事業的廣大工農兵。他們大都在我們社會主義建設行列的各個崗位上擔負著非常繁重的工作,卻仍然抽出時間辛勤地為少年兒童寫作。他們就像童話中的知識老人一樣,把科學的種子,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學形象,播送到許多顆小小的心苗中。30年過去了,這些作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讀者。第一代的少年讀者,早已成為如今我們各條戰線的骨干力量;而新的一代, 80年代的少年讀者馬上又要來到我們面前了,他們更是未來的偉大事業的創造者! 為這樣的小讀者寫作,我要說,是一種巨大的幸福。
然而我們還是回過頭來看看我們30年來的收獲吧。
一
科學幻想小說是這個園地里最繁茂的一枝花。它是解放以后在新中國的土壤上萌發茁長的。50年代中葉, 黨中央發出“繁榮兒童文學創作”和“向科學進軍”的號召以后, 出現了第一批科學幻想小說。固然,它們水平不高, 有些還只是通俗的科學知識的介紹。但是,這種新型的文學樣式一旦出現, 它就立刻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并且贏得少年讀者的喜愛。而在其后20多年的創作實踐過程中,尤其在粉碎“四人幫”以后兩三年間, 它迅速發展成為社會主義文藝百花園里的一束鮮花。
科學幻想小說是古老的幻想小說在新時代下的發展。《西游記》、《封神演義》、《聊齋志異》、《一千零一夜》、《格列佛游記》、《愛麗思漫游奇境》等等幻想小說, 曾經以其瑰麗和神奇的想像力牢牢吸引了許多個世代的讀者。近代自然科學的迅猛發展, 又給幻想小說插上科學的翅膀。科學幻想小說不但給人豐富的知識,而且還以它的生動的情節, 引導著人們注視科學發展的動向,吸引千百萬少年讀者投身到科學事業中去。收集在這個集子里的科學幻想小說, 題材廣泛, 涉及宇航、考古、仿生學、遺傳工程、人工智能以及許多門類的新科學新技術;描寫的環境也擴展至茫茫宇宙空間, 白雪皚皚的珠穆朗瑪峰頂,波濤洶涌的世界大洋,黃沙茫茫的戈壁灘, 群山連綿的青藏高原, 甚至遠至外國;故事發生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幾千萬年的史前時代, 又可以馳想到遙遠的21世紀的未來。有一部分科學幻想小說,比較注意了人物形象的刻畫和情節的提煉,通過故事的發展和人物的行動逐漸展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寫出了新一代科學工作者的精神面貌。這也是我們科學文藝創作面臨的課題。相當大一部分科學幻想小說是假想故事發生在未來的,那么,除了展示未來的先進科學技術以外,科學幻想小說是否也應該著力寫出掌握這些科學技術的未來社會的人?他們應當有更高的精神境界, 他們應當早已完全擺脫林彪、“四人幫”一流丑類所加于我們民族的精神枷鎖, 完全消除漫長的封建專制制度所加于我們民族的烙印。瞻望未來,大力謳歌先進科學技術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辟道路,科學新成就造福于人民,為使我國科學水平躍居世界前列而孜孜不倦奮斗的科學戰線英雄人物,應該是我們科學幻想小說廣闊的題材來源。
二
科學童話、科學詩、科學故事、科學相聲等等,都是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這些年來也大大發展了。
高爾基說過, 少年兒童有喜愛不平凡事物的天性。古老的童話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 都有長久的生命力。近代科學發展以后,科學所揭示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個令人神迷目眩的富于童話色彩的世界。這個世界里有各種各樣的知識。舉個例來說, “四人幫”不是嘲笑關于“馬尾巴的功能”的教學嗎?這只能暴露這幫丑類的愚蠢與無知。請看這本集子里的《誰丟了尾巴》吧! 一方面, 是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 另一方面, 又是豐富多彩的科學知識, 兩者結合得是多么水乳交融啊!我國30年來科學童話的創作道路表明, 一部分科學童話已經完全無愧于作為童話寶庫中的珍品。我們可以這樣說,科學童話是童話這種文藝形式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時代的新發展。
和科學童話一樣, 科學詩也成為兒童詩歌的一個重要分支。30年來,科學詩也獲得了可喜的收獲。許多科學詩, 已經不再是進行通俗科學介紹的分行散文了,它有形象化的語言,有較高的意境,而且它的確又包含有一定的科學知識,例如老作家高士其的《我們的土壤媽媽》和《時間伯伯》,就是科學詩的代表作。
科學相聲是一個全新的品種。相聲藝術,是我們民族獨有的、深受群眾喜愛的曲藝形式之一。利用相聲的特有手法,如逗哏和捧哏、甩包袱等等, 可以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充滿了情趣的笑聲中,把科學知識深深地刻印在少年兒童的腦子里。30年來, 我們出現了一批生動有趣的科學相聲, 它們不但能讀, 而且能演, 同時又含有一定的科學知識。
30年來,科學故事和科學游記的收獲是十分豐富的。《蛇島的秘密》、《老邢頭碰上什么》、《黑龍湖的秘密》等,都是深受少年讀者喜愛的。它們不但揭開了自然界的奧秘, 而且培養了小讀者不畏艱險和困難, 向科學領域進軍的志趣。可惜的是,這些作品都比較長, 因此這次收入選集時我們作了節選或者請作者加以刪節, 不過它們最精彩的內容是盡量保存下來了。還有一部分寫得較短的科學故事。我們認為,短小精悍的科學故事是值得大大提倡的。
三
現在, 有必要專門談談科學小品。前面說過,科學小品在我國有悠久的傳統。解放以后,老一代的科學小品作家周建人、高士其、顧均正都繼續拿起筆, 為新中國的少年讀者寫作。新的作者行列里還加上了久負盛名的我國大科學家李四光、華羅庚、茅以升、賈蘭坡、周明鎮等名字。科學小品,無論就作品或作者隊伍來說,數量都比科學文藝的其他部門為大。幾乎每個省、市、自治區的地方報刊,都發表過一些精彩的科學小品。遺憾的是近10余年來由于林彪、“四人幫”的破壞, 資料散失, 不易搜集得很完全, 因此,編選工作可能做得不能十分令人滿意。
科學小品,大都只是用文藝的筆調闡述某一方面的科學知識,并不需要創造什么人物形象。但是好的科學小品往往用生動的比喻、有趣的聯想, 以歷史和現實生活為烘托,把一個科學道理從各個方面講透。例如,這本集子里的《影子的故事》就是這樣的作品。當然,有的短小精悍的科學小品, 一事一題,如甄朔南(古生)同志的文章,也是別具一格的。對于這樣的文章,人們就不必要求它全面、包羅萬象、聯想豐富。
科學小品并不專屬于兒童文學的范圍,我們也有大量為成人寫的科學小品。當然,兩者是不大容易劃分清楚的。就這本集子而論,我們的著眼點,主要是選編專為少年兒童寫的。但是,有幾篇明顯地是寫給大人看的,我們考慮到,這些作品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和特點,如果少年兒童基本上能看懂的話,還是可以選列在這里。其中,我們特地選了遭受“四人幫”迫害致死的老革命家鄧拓(馬南邨)的《燕山夜話》里的兩篇科學小品。整個《燕山夜話》就是一部精彩的知識小品(包括自然科學、社會歷史、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合集。鄧拓同志文風清新,題材新穎,是我們科學小品作者的楷模。
我國解放以后出版了多卷集的《十萬個為什么》, 曾經受到小讀者廣泛的歡迎, 其中有不少是很好的科學小品。在文化大革命中,這套書又被林彪、“四人幫”之流打成“封、資、修大毒草”,后來一再改版,把它的生動有趣的東西都磨光了。限于篇幅,我們就不選《十萬個為什么》的文章了,希望感興趣的讀者直接去讀原書。
我們希望,今后有更多專為少年兒童寫的科學小品問世。
四
收入這本集子的比較優秀的作品, 在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上,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的。這也是一個古老的課題了:怎樣把十分深奧難懂的現代科學知識, 通過生動有趣的藝術語言和藝術形象表述出來?這方面已經探索了許多年,但是, 看來還要繼續探索下去。
一方面,是自然科學發展得異常迅猛,它需要高度抽象的邏輯思維; 另一方面, 又要通過藝術的手段把深奧的科學知識傳達給少年兒童讀者,這樣,又需要學會掌握形象思維的規律。然而,科學文藝作品的形象思維又不同于其他文學作品的形象思維。在有人物形象出現的科學幻想小說、科學故事、科學童話中, 當然,要求寫出典型環境的典型人物。有一些作品,例如科學小品、科學詩、科學相聲等等,主要是依靠語言的感染力、形象化的譬喻、生動的描繪和烘托,把抽象的科學知識化為直接感觸到的形象。這就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
我們希望這個園地有更多優秀的作品問世,首先自然是要求有更多同志參加這個隊伍。科學工作者有專業科學知識,如果學習點文藝表現手法,是完全可以寫出好的科學文藝作品來的,這一點,也適用于廣大的中學理科教師。文藝工作者掌握藝術創作規律,學點科學知識,也是可以寫出好的科學文藝作品的。秦牧同志、陳伯吹同志并不是科學家,但是他們寫出了很有趣的科學童話和故事。科學技術不應當是文學創作的“禁區”。尤其是,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日益進入我們的生活,今后文學藝術創作不可避免地越來越多地把科學技術作為主題,而科學文藝作品正是以科學技術為主題的一束鮮艷的藝術花朵。我們熱切希望,作家和藝術家們掌握和應用科學文藝這個武器,在向四個現代化進軍的行列里, 使自己的文學藝術創作也逐漸趨于“現代化”。
五
30年來,科學文藝創作也和整個文學創作、科普創作一樣,走過一條不平坦的路。林彪、“四人幫”橫行之日,科學文藝作品也遭逢厄運。在他們的文化專制主義統治下的10年,科學文藝創作遭受了野蠻的摧殘和踐踏。但是我們十分高興地看到,粉碎“四人幫”以后不過兩年多, 由于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需要,科學文藝創作又進入了新的繁榮時期。近兩年來全國報刊發表的科學文藝作品,是歷史上任何時候都不能比擬的。無論在題材的廣泛性方面,作品的科學內容和藝術水平方面, 都有了明顯的提高。作者隊伍擴大了,質量也有所進步。而且,隨著我們黨的工作著重點的轉移,科學文藝創作事業的發展將不斷開拓新的天地,這是可以預期的。
但是我們還需要加強學習。由于我國科學和世界先進水平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而科學文藝作品理應反映最新的科學成就, 因此,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學習新的科學,新的技術,也要學習新的表現手法。我們要堅持“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的原則, 堅持“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的方針, 不斷探索, 寫出更多具有較高質量的、為我國少年兒童讀者喜愛的科學文藝作品來。此外,還有一個建立理論隊伍和提高理論水平的問題。文藝創作搞了這么些年, 已經建立了一支理論隊伍,也產生了不少文學評論作品。科學文藝作品的創作實踐,也需要從理論上加以總結和提高, 以利于它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
科學文藝作品的品種還應該擴大。例如, 關于科學家的傳記,這本集子只選了兩篇。這方面,仍然有許多工作要做。以科學發展史上的故事為題材的作品,也希望有人寫。還應該多拍攝科學幻想影片、電視或廣播劇。這方面只是剛剛開始。總之,我們應當隨著時代的腳步前進。
“要極大地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整個中華民族寄希望于少年一代。今天十幾歲的孩子,到了本世紀末,就是我們社會的中堅力量, 他們應當大大超越我們, 他們應當站在地球文明的前列。他們是大有希望的新的一代!我們應該時刻激勵自己,加倍努力為這樣的讀者寫作。在跨進我們人民共和國第31個年頭的時候,我們堅信:科學文藝創作的更大繁榮必將到來。
1979年9月
(《科學文藝作品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0年版。)
賞析 科學文藝是兒童文學苑圃乃至整個文壇上的一朵璀璨奪目的奇葩。鄭文光、高士其等位老作家是科學文藝創作的先驅者,是聞名全國的科普作家。他們在新中國建國30年之際精心編選了一本《科學文藝作品集》,并由鄭文光寫了序。正如序言的開篇所講,這本選集“在中國文學史上,也許還是開天辟地第一次”,“是建國30年來第一次編選的科學文藝作品集”。人們要領略到科學文藝這朵奇葩的風姿,離不開這本選集;而人們要品嘗到它的芬芳,更不能離開這篇序言。
通讀這篇序言,仿佛踏進了科學文藝的漫漫歷史長河;品評這篇序言,如同走入絢麗多彩的科學文藝的藝術殿堂。這與鄭文光豐富的創作經驗及對科學文藝深入研究、理性思考是分不開的。而序言本身的藝術魅力,正在于對科學文藝創作的高度概括總結和深刻見解,形成了全文的顯著特點。
科學的總結和理性的概括,使本序呈現出高密度的知識含量。不甚了解科學文藝的讀者,能通過本序對科學文藝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序言開篇,用高度凝練的筆墨向你展示了科學文藝發展的歷史長河。其源頭可遠溯唐宋,其奠基可歸功魯迅等文學先人。三四十年代老一輩科普作家的辛勤耕耘,又使建國后的科學文藝創作獲得繁榮。在對科學文藝的總體觀照下,下文分五部分轉入對不同品類的總結分析。或剖析創作規律、表現手法,或交代發展軌跡、價值成績,或分析題材、主題,或介紹作家、作品……高密度的知識含量,使本序成為認識科學文藝的窗口,走進科學文藝的橋梁。
如此大的知識密度和信息量,讀來清晰明了,具體可感,應該說得益于作者的藝術表現力。前三部分,對不同品類的總結分析,有詳有略、主次分明。對每個品類的介紹,既有宏觀的概括總結,又有微觀的剖析探討;既有理性的分析闡釋,又有對作家作品的必要交代。知識的介紹,寥寥數語、脈絡清晰;理性的剖析切實中肯、見地深刻;例子的引用順手拈來、毫不吃力。后兩部分對科學文藝的創作規律及發展方向的闡述,樸實的語言閃爍著理性的光輝。
作序,如果單純地就書論書,其價值不會太大。優秀的序言,在很大程度上還要看作序者是否敢于“寫自己”——寫出自己的見解主張,寫出自己的個性。這篇序就沒有局限于對科學文藝的知識性介紹,不是書的附屬品,是充滿理性光芒而具獨立的藝術價值。因此,一定程度上本序倒像是一篇關于科學文藝創作的學術論文。在談到科學幻想小說創作題材問題時,主張“應該著力寫出掌握這些科學技術的未來社會的人”。論及科學文藝創作規律問題時指出,科學文藝創作需要“高度抽象的邏輯思維”, “又需要學會掌握形象思維的規律”。而且科學文藝創作的形象思維“又不同于其他文學作品的形象思維”,因為“有一些作品,例如科學小品、科學詩、科學相聲等等,主要是依靠語言的感染力、形象化的譬喻,生動的描繪和烘托,把抽象的科學知識化為直接感觸到的形象”。又如序言結尾提出“建立理論隊伍和提高理論水平的問題”,指出“科學文藝作品的品種還應該擴大”等主張。所有這些頗具理論深度的見解主張,對整個科學文藝的創作繁榮都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上一篇:《禮運注》敘|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章漢夫文集》代序|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