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釵副冊判詞·根并荷花一莖香(第五回)
【原文】
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①。
自從兩地生孤木②,致使香魂返故鄉。
【注解】
①遭際:遭遇。
②兩地生孤木:兩個“土”字加上一個“木”字,是“桂”字,指夏金桂。
【背景】
寶玉遂將這一本冊子擱起來,又去開了“副冊”櫥門。拿起一本冊來打開看時,只見首頁也是畫,卻畫著一枝桂花,下面有一方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蓮枯藕敗,接著便是這首判詞。
【賞析】
這一首判詞是說香菱的。香菱是薛家的丫頭,是奴婢,進不了“正冊”。可她原是甄士隱家的貴小姐,也不能進“又副冊”,所以作者就把她安排在介于主奴之間的“副冊”之中。
香菱是甄士隱的女兒,她一生的遭遇是極為不幸的。名為甄英蓮,其實就是“真應憐”。曹雪芹在第一回中一開始就寫到她,后來又在多個回目中寫到她,可見對她的憐愛與同情。
判詞的第一句暗點香菱其名。香菱本名英蓮,蓮就是荷,菱與荷同生池中,所以說根在一起。書中八十回香菱曾解自己的名字說:“不獨菱花,就連荷葉蓮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
“平生遭際實堪傷”,作者直抒胸臆,毫不掩飾對她的同情。“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是說自從薛蟠娶夏金桂為妻之后,香菱就被迫害而死了。
英蓮三歲時被拐走,養到十幾歲賣給薛蟠,給這個花花太歲作了侍妾。后來薛蟠娶了個又貪又嫉、又狠又毒的潑婦夏金桂,香菱受盡他們的凌辱虐待,含恨而死。按照曹雪芹本來的構思,關于香菱的結局,這首判詞說得很明確。從第八十回的文字看,既然“釀成干血癆之癥,日漸羸瘦作燒”,且醫藥無效,接著當寫她“香魂返故鄉”,亦即所謂“水涸泥干,蓮枯藕敗”。而高鶚的續書寫夏金桂死后,香菱被扶正,當了正夫人,是顯然不符曹雪芹的意圖的。在第一百零三回中寫夏金桂在湯里下毒,要謀害香菱,結果反倒毒死了自己,以為只有這樣寫壞心腸人的結局,才足以顯示“天理昭彰,自害其身”。把曹雪芹對封建宗法制度摧殘婦女的罪惡的揭露與控訴的意圖,改變成一個包含著懲惡勸善教訓的離奇故事,實在是弄巧成拙。
如果說甄家的“小榮枯”映襯著賈家的“大榮枯”,那么香菱的命運也是對大觀園群芳命運的一個暗示。誰能想象得到嬌生慣養的甄家的掌上明珠,會成為一個讓人作踐的奴才呢?誰能容忍那么聰明俊秀的姑娘,配給一個只會作“哼哼韻兒”的蠢材呢?從作者宿命的觀點看來,這是不可逆轉的,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社會宗法制度的控訴。
【鏈接】
《紅樓夢》主要人物性格分析之香菱
香菱,薛蟠之妾,原名甄英蓮,甄士隱的女兒。三歲那年元宵節,在看社火花燈時被騙子拐走,十二三歲時,被薛蟠強買為妾,改名香菱。她生得裊娜纖巧,做人行事又溫柔安靜,夏金桂極為嫉妒她。香菱備受夏金桂的折磨,不僅名字被改為秋菱,還險遭謀害。薛蟠出獄后,把香菱扶了正,后難產而死。
上一篇:紅樓夢《賈雨村對月寓懷口占一絕(第一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
下一篇:紅樓夢《金陵十二釵又副冊判詞·枉自溫柔和順(第五回)》原文、注解、背景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