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曰: 目錄之學①,始劉子政氏②。嗣是而降, 有三支:一曰朝廷官簿③,荀勖《中經簿》④,宋《崇文總目》⑤、《館閣書目》⑥,明《國史經籍志》⑦是也。一曰私家著錄,晁公武《郡齋讀書志》⑧,陳振孫《書錄解題》⑨以下是也。一曰史家著錄, 則《漢藝文志》⑩、《隋經籍志》(11)以下皆是也。三者其例不同, 頗相資為用,能以偏廢。三者之中,其例又二:或惟載卷數,或兼條最書旨(12)。近世好事者則又臚注(13)某鈔本,某槧(14)本, 某家藏本。茲事殊細,抑專門之業必至于是而始可謂備, 則亦未易言矣。
純皇帝開四庫,建七閣(15),海內之士畢睹官簿。大江以南,士大夫風氣淵雅(16),則因官簿而踵為之,往往瑰特, 與中朝(17)之藏有出入者;而上海李氏乃藏書至四千七百種,議論臚注至三十九萬言。承平之風烈(18),與鄞范氏(19),歙鮑氏(20),杭州吳氏、汪氏(21)相輝映于八九十年之間。李君猶且恨生晚, 不獲遇純皇帝朝, 親獻書。顧異日數本朝目錄,必不遺李氏。吾生平話江左俊游賓從(22)之美, 則極不忘李氏。東南顧,翛翛踞天半矣哉。(23)
李君名筠嘉,議敘光祿屬官銜(24), 不仕。
道光六年丙戌(25)六月,龔自珍在京師寄此敘。
( “四部叢刊”本 《定庵文集》)
注釋 ①目錄之學——研究圖書目錄的學問。整理圖書,根據各書性質分類編成目錄,以顯示學術源流、著書情況等。②劉子政氏——漢朝劉向,字子政。漢成帝時,劉向及其子劉歆領校秘書,劉向撰《別錄》,劉歆撰《七略》,開啟了中國目錄學的先河。對學有專長者姓名下可加“氏”字。③朝廷官簿——朝廷所藏國家圖書目錄。④荀勖《中經簿》——荀勖,武帝時領秘書監,官至尚書令?!吨薪洝肥腔蕦m內藏的經籍,亦即中秘書。荀勖因《中經》更著新簿,將二萬九千九百四十五卷分為甲乙丙丁四部(見《隋書·經籍志》)。⑤《崇文總目》——宋王堯臣等奉勅撰。將當時昭文館、史館、集賢院和秘閣藏的圖書三萬六百余卷分類編目,總成六十六卷。今存者已非完本。⑥《館閣書目》——全名《中興館閣書目》,南宋陳骙撰,七十卷,序例一卷。又《中興館閣續書目》二十卷,南宋張攀撰。⑦《國史經籍志》——明焦竑撰,六卷?!皡渤f目, 無所考核。不論存亡,率爾濫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⑧晁公武《郡齋讀書志》——晁公武,紹興進士,久居四川任地方官,居榮州任間,始撰《郡齋讀書志》 (全稱《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目分經、史、子、集四類,各有“總論”一篇, 又分四十五小類,各類提要多述該類學術源流, 為我國首部附有提要的私家藏書目錄。淳祐十年袁州刊本四卷, 《后志》二卷?!犊籍悺芬痪?,《附志》一卷,趙希弁撰。⑨陳振孫《書錄解題》——陳振孫字伯玉, 號直齋,始仕州郡,終官侍郎。《書錄解題》(全名《直齋書錄解題》)二十二卷,將歷代經典分為五十三類,各詳其卷帙、撰者,并品評其得失,故稱“解題”。⑩《漢藝文志》——即《漢書·藝文志》。班固依照劉歆《七略》的作法將當時所存典籍匯錄為一編,謂之《藝文志》,為《漢書》十志之一。其后各史多仿此例。⑾《隋經籍志》——即《隋書·經籍志》,唐李延壽等輯,魏徵刪定。首創利用經、史、子、集四部分類體系,是繼《漢書·藝文志》后第二部最早的史志書。⑿條最書旨——分條總括書的要旨。最,總舉。⒀臚注——臚列附記。臚(lu),陳列。⒁槧(qian)——木刻。⒂“純皇帝”二句——純皇帝,即清高宗,年號乾隆,“純”為謚號。乾隆三十八年(1773)開《四庫全書》館,征求天下書館,選擇繕錄,經十余年而成,共三千四百六十種,分鈔七份,建七閣(文淵閣、文湘閣、文津閣、文源閣、文匯閣、文崇閣、文瀾閣)以貯之。⒃淵雅——淵博風雅。⒄中朝——朝廷。⒅承平之風烈——承平,相承的太平之世。風烈,俗尚。⒆鄞范氏——鄞,縣名,即今浙江寧波市。范氏,指范欽, 明鄞縣人, 嘉靖進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喜聚書,筑天一閣以藏之。⒇歙鮑氏——歙,縣名,即今安徽歙縣。鮑氏,指鮑廷博,清歙縣人。藏書極富,四庫開館,進書六百余種??逃小吨蛔泯S叢書》,時稱善本。(21)杭州吳氏、汪氏——杭州府海寧縣吳騫藏書五萬卷,筑拜經樓藏之。喜重刻宋元刊本,學者珍之。錢塘(今杭州)人汪憲至其遠孫,家有四世藏書,有《振綺堂書目》。(22)江右俊游賓從——江右,長江最下游之地,即今江蘇南部??∮?,勝侶, 良好的同伴。賓從,陪同一起游玩的人。(23)“東南顧”二句——意謂向東南看,李氏就像在空中了啊。翛翛(xiao xiao),無拘無束, 自由自在的樣子。(24)“議敘”句——議敘,官員有功,交部核議,以定賞功等級。光祿屬官銜,光祿寺屬下的官銜,指光祿寺典簿廳典簿。(25)道光六年丙戌——公元1826年。道光,清宣宗旻寧的年號。
賞析 上海藏書家李筠嘉把它收藏的4700種書編為書目——《上海李氏藏書志》,對各書的卷數、作者、內容等加以記載和評述。龔自珍為這部藏書志所寫的這篇序文表達了他對目錄之學的厚愛。
序文首先簡要地說明我國書目的種類和編法:劉向創目錄學以來, 目錄之書有三支:(一)朝廷官簿, (二)私家著錄, (三)史家著錄。目錄的寫法則有兩類:(一)書名下僅記卷數, (二)除記卷數外,并論書之大旨。然后,談到李氏和江南幾位有名的藏書家。他稱贊江南士大夫藏書目錄所載之書,往往有四庫之外者,而上海李氏藏書極富,其藏書志論臚注至39萬言。數列清代書目,必然涉及李氏。最后記下李氏的名字、官銜以及他的這篇序文寫成的時間。
讀這篇文章,可以增長一些目錄學方面的知識。中國傳統目錄學,誠如龔自珍所言,始于西漢劉向的《別錄》和劉歆的《七略》。清章學誠在《校讎通義》中說,劉向父子“部次條別,將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 為傳統目錄學奠定了基礎。此后,魏《中經》,晉《中經新簿》,隋《開皇四部目錄》、《大業正御書目錄》,唐《群書目錄》,宋《崇文總目》、《中興館閣書目》, 明《文淵閣書目》,清《四庫全書總目》,可謂源遠流長。這是“朝廷官簿”——官修目錄?!八郊抑洝薄饺瞬貢宜幍哪夸洠加谀铣瓮鮾€的《七志》和梁阮章緒的《七錄》。隋唐續有所作,宋元以來,直至明清,私家藏書日盛,流傳下來的目錄很多。據葉昌熾《藏書紀事詩》統計,僅自宋至明藏書家達11000多家。私家目錄也非??捎^,如宋代的《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遂初堂書目》,明代的《百川書志》、《萬卷樓書目》、《寶文堂書目》。清代私家目錄最多,僅龔自珍在序文中提及的就有鮑氏的《知不足齋叢書》、汪氏的《振綺堂書目》、李氏的《上海李氏藏書志》。此外,還有《絳云樓書目》、《也是園書目》、《傳是樓書目》、《汲古閣珍藏秘本書目》、《千頃堂書目》等。史家著錄——史志目錄,主要見于歷朝修史時編纂的《藝文志》、《經籍志》,以及政書中的目錄書,如鄭樵的《通志·藝文略》、馬端臨的《文獻通考·經籍考》等。
龔自珍熱情地為《上海李氏藏書志》寫序,在序中簡明地描述了我國目錄學的歷史,這表明了他對目錄學的重視和熟悉。目錄之學值得重視,在于它能幫助我們檢索文獻,了解典籍概貌,洞察古籍情況,指導治學門徑。歷代學者,特別是清代學者對目錄學的重要性十分強調。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卷一中說:“目錄之學,學中第一要緊事,必從此問途,方能得其門而入?!爆F代目錄學家姚名達在其《目錄學》一書中說:“目錄是開放人類知識結晶的鑰匙,假說沒有鑰匙,吾人就不容易得門而入?!痹趯W術研究中,必須掌握圖書的分類沿革、目錄的編制體例、目錄的種類和索引的使用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得心應手地泛舟書海,達到目的。
上一篇:《七人之獄》重版序言|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中國現代作家選集·朱自清》序|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