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定。時見幽人獨往來,飄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地欠省,揀盡寒枝不盡棲,寂寞沙洲冷。
東坡道人在黃州②時作。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
(《豫章黃先生文集》卷二十六)
注釋 ①跋東坡樂府——黃庭堅為蘇軾的詞《卜算子·雁》所作的題跋。樂府,本為詩體名,初指漢代主管音樂的官署所采制的詩歌,后將魏晉至唐可以入樂的詩歌以及仿樂府古題的作品統稱為樂府,宋以后,有人把詞也稱作樂府。②黃州——今湖北黃岡。
賞析 蘇軾的詞作有相當一部分是以詞言志抒懷,多方面表現自己的生活和情感。黃庭堅為之跋尾的《卜算子·雁》就是一首典型的借物言志抒懷之作。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其詩作中有不滿王安石變法的只言片語而卷入“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自此在黃州謫居5年之久,并因曾躬耕于黃州東坡而自號“東坡居”?!恫匪阕印ぱ恪肪妥饔诒毁H黃州之后。這首詞用比興手法,描繪荒涼、冷落的環境,神情畢現地刻畫出孤鴻的形象,是作者在政治上受挫后驚魂甫定、顧影自憐的寫照,是孤芳自賞、不肯隨人俯仰的傲岸與高潔品行的詩意展現,歷來為人們所稱道。
黃庭堅為這首詞所作的題跋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
首先,黃庭堅稱贊這首詞“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稱贊蘇軾筆下“無一點塵俗氣”。這個評價十分確切。蘇軾作詞“語意高妙”,就是因為他有超脫的胸襟。他一生坎坷,多次遭貶官,輾轉各地。但他并沒有時時刻刻念念不忘個人的升遷得失,而總能“去留無意,寵辱不驚”。被貶黃州時,蘇軾曾寫詩自嘲“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初到黃州》),但是, “眾禽事紛爭,野雁獨閑潔”(《高郵陳直躬處士畫雁二首》),蘇軾在黃州“徐行意自得”,自號“東坡”,留連詩酒,力耕隴畝,徘徊于赤壁,靜思于禪院,雖然政治生涯走入低谷,但藝術創作一如既往,依舊以不俗的筆法抒寫著自己高潔的情懷。
其次,黃庭堅指出:蘇軾詞作之所以“語意高妙”,還在于他“胸中有萬卷書”。杜甫詩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在廣泛學習、借鑒前人的基礎上,才能獨出己意,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黃庭堅對“讀書”的強調是他一貫的文學主張。在討論詩歌創作的文章中,他曾多次提出讀書要“精博”,認為多讀書、遵守古人繩墨是學詩的入門功課,而詩到極至處, 又不宜拘守繩墨。在這一點上,蘇軾的詞作的確堪稱楷模。他在學習前人詞的創作的前提下,將自己的性情、襟懷、才力傾注于詞,在他手中,詞的創作才擴大了視野,出現了豪放一派。所以沈祥龍《論詞隨筆》中說:“胸無書卷,襟懷必不高妙,意趣必不古雅,其詞非俗即腐,非粗即纖。故山谷稱東坡《卜算子》詞‘非胸中有萬卷書,孰能至此’?!?
上一篇:識周生《清秋圖》后|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題自書卷后|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