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立之《第四橋》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①
一江秋色無人管,柔櫓風前語夜深。
【注釋】 ①擘(bai):掰開。
【譯文】 掰開蟹,自斟自飲,荻花洲上,月灑平林。一江秋色,無人拘管,深夜里,只聽到柔櫓咿呀,風聲陣陣。
(張宏生譯)
【集評】 今·錢鐘書(評此詩第四句)說:“唐人像劉禹錫《堤上行》只說,‘槳聲咿軋滿中流’;韋莊《雪夜泛舟游南溪》只說,‘棹聲煙里獨嘔啞’。李白《淮陰書懷寄王宋城》,‘大舶夾雙櫓,中流鵝鸛鳴’,把鳥叫來比櫓聲,頗為真切。宋代詩人的描寫卻更細膩,想象櫓是在咿啞獨唱或呢喃自語。……蕭立之這一句把當時的景色都襯出來,不僅是個巧妙的比喻。”(《宋詩選注》第323頁)
今·倪其心、許逸民:“‘柔櫓風前語夜深’,則是有心人聽無情音,于無人處聽有聲,把苦悶當有趣。然而這種力求掩飾而頗露痕跡的藝術,也構成這詩的一個特點,自成一格。”(《宋人絕句選》第399頁)
今·張仁健:“錢鐘書很欣賞這最后一句的描寫?!@首詩的末句,不僅擬人化地比喻了搖船時的櫓聲,而且巧妙地、不露痕跡地嵌入了‘風’、‘夜深’等字眼,描繪出了那微風輕拂的夜深景致。”(《宋詩鑒賞辭典》第1420頁)
【總案】 持蟹載酒,本是魏晉名士的理想(見《世說新語》),此時卻成了遺民隱逸的風范。一江秋色是唯一可以安身立命之處。櫓聲如細語低唱,傳神地表達了陶醉的韻味。
上一篇:蔣介《第一山》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劉延世《翡翠》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