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祠盟記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人。少年從軍,官至河南北諸路招討使,樞密副使。南宋初年抗金名將,因反對和議,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作品激昂慷慨,風格雄健。有《岳忠武王集》。
五岳祠盟記
自中原板蕩,夷狄交侵,余發憤河朔,起自相臺,總發從軍,歷二百余戰。雖未能遠入荒夷,洗蕩巢穴,亦且快國仇之萬一。今又提一旅孤軍,振起宜興。建康之城,一鼓敗虜,恨未能使匹馬不回耳!
故且養兵休卒,蓄銳待敵。嗣當激勵士卒,功期再戰,北逾沙漠,蹀血虜廷,盡屠夷種。迎二圣歸京闕,取故地上版圖,朝廷無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
河朔岳飛題。
說明
盟記,即為誓詞。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兀術渡江南侵,岳飛率軍奮力抗擊,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四戰四捷,一舉收復建康城。本篇誓詞就是收復建康后,題寫在五岳祠壁間的。本文辭氣慷慨,充滿豪情,敘事簡明,抒情直壯,表達了立志收復中原的意志、強烈的民族精神和高昂的愛國熱情。
上一篇:李格非散文《書《洛陽名園記》后》原文賞析
下一篇:駱賓王散文《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