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熔《江淮之蜂蟹》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淮北蜂毒,尾能殺人1;江南蟹雄2,螫堪敵虎3。然取蜂兒者不論斗4,而捕蟹者未聞血指也5。
蜂窟于土或木、石6。人蹤跡得其處7,則夜持烈炬臨之,蜂空群赴焰,盡殪8。然后連房刳取9。
蟹處.蒲葦間。一燈水滸10,莫不郭索而來11,悉可俯拾。
惟知趨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殞也固宜12。
【注釋】 1蜂毒:馬蜂尾部的毒素。 2雄:厲害。 3螯:螃蟹的第一對腳,形狀象鉗子。 4蜂兒:蜂蛹,可食。不論斗(dou豆):不須與之爭斗。 5血指:手指受傷出血。 6窟;筑巢。 7蹤跡:跟蹤。 8殪(yi義)死去。 9刳(ku枯):割。 10一燈水滸:在水邊點一燈。 11郭索:急競爬行貌。 12殞:死亡。
【今譯】 淮北的馬蜂很毒,尾部毒針能蜇死人;江南的螃蟹很厲害,螯鉗能戰勝老虎。然而去取蜂蛹的人不須與蜂爭斗,而捕捉螃蟹的人也沒有被鉗得手指出血的。
馬蜂筑巢在土中或樹木、巖石上。人跟蹤得知它的巢穴,就在夜里手執烈焰熊熊的火把去那里,馬蜂傾巢而出撲向火焰,全部死去。這樣就將蜂房連同蜂蛹一起割了下來。螃蟹居住在蒲草蘆葦之中。在水邊點上一盞燈,螃蟹都急急忙忙爭相爬來,可以俯身將其悉數拾取。
只知道趨炎,而不能安居在它應該呆著的地方,它們的死亡真是活該。
【總案】 本文是借蜂、蟹兩件事寫成的寓言,寄托了作者對橫行霸道而又趨炎附勢者的諷刺。飛蛾撲火,是盲目追求光明而遭殺身的愚蠢行為,即可悲又可憫;而毒蜂、螃蟹,是橫行霸道而又趨炎附勢,其自取滅亡,是既可恨又可喜的。世間固多既可悲又可憫的飛蛾,但最可憎的是那些毒蜂、螃蟹,對下恣睢叱咤,對上必定奴顏婢膝,但最終不會逃脫身敗名裂的厄運。作者借毒蜂、螃蟹取喻,可謂自出機杼。
上一篇:韓愈《毛穎傳》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歐陽修《瀧岡阡表》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