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釋秘演詩集》序》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予少以進士游京師2,因得盡交當世之賢豪。然猶以謂國家臣一四海3,休兵革,養息天下以無事者四十年4,而智謀雄偉非常之士,無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販5,必有老死而世莫見者,欲從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曼卿為人,廓然有大志6,時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無所放其意,則往往從布衣野老7,酣嬉淋漓8,顛倒而不厭。予疑所謂優而不見者,庶幾狎而得之9,故嘗喜從曼卿游,欲因以陰求天下奇士10。
浮屠秘演者11,與曼卿交最久,亦能遺外世俗,以氣節自高12。二人歡然無所間13。曼卿隱于酒,秘演隱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為詩歌以自誤。當其極飲大醉,歌吟笑呼,以適天下之樂,何其壯也!一時賢士,皆愿從其游,予亦時至其室。十年之間,秘演北渡河14,東之濟、鄆15,無所合,困而歸。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見其盛衰,則予亦將老矣。
夫曼卿詩辭清絕16,尤稱秘演之作,以為雅健有詩人之意。秘演狀貌雄杰,其胸中浩然17,既習于佛無所聞;獨其詩可行于世,而懶不自惜,已老,膚其橐18,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曼卿死,秘演漠然無所向。聞東南多山水,其巔崖崛峍19,江濤洶涌,甚可壯也,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將行,為敘其詩,因道其盛時以悲其衰。慶歷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廬陵歐陽修序。
【注釋】 1釋:本指佛教,此言佛教徒。 2予少以進士游京師:歐陽修仁宗天圣八年(1030)舉進士,時年二十四歲。 3臣一:臣服統一。 4無事者四十年: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與契丹訂澶淵和議后,雙方罷兵,至慶歷二年(1042)約四十年。 5山林屠販:以屠夫、商販身份隱居山林的隱士。 6廓:大,此指性格開朗豪放。 7野老:鄉村老人,此泛指平常百姓。 8酣嬉:盡情放縱。 9庶幾:或許。狎:親近且態度不莊重。 10陰求:暗地尋覓。 1 1浮屠:此指和尚。12遺外世俗:超脫世俗。 13間:隔閡。 14河:黃河。 15濟:濟州,州治今在山東巨野縣。鄆州,州治在今山東鄄城縣。 16詩辭清絕:《六一詩話》稱石曼卿“詩格奇峭”。 17浩然:此指正大剛直的精神。 18肱其橐:打開他的行囊。 19崛峍(juelu決律):險峻陡峭。
【今譯】 我年輕時作為進士游歷京城,所以能和當時的仁人志士有所交往??晌胰匀徽J為:國家統一,臣服四海,不生戰事,使天下得以休養生息,安定太平,已有四十年了,由此,智謀雙全,懷雄才偉略的非凡人杰,卻英雄無用武之地,往往隱匿著而不愿進入仕途;在山林的屠夫、商販中,那些直至老死還未被人們知曉的人才大有人在,即使想跟著他們、尋覓他們,也無法得到。
后來得以認識我那已去世的好友石曼卿。曼卿為人性格開朗,志向遠大,當時的人卻不能盡用其才,曼卿也不愿以屈辱為代價去茍合世事;心中之情無處抒發,只得時常同平民百姓和村野老叟交游,盡情放縱,為酒神魂顛倒亦不知厭倦。我懷疑那些藏匿不出的非凡人杰,或許能在無拘無束的親切交往中尋得,所以我喜歡同曼卿交游,以此去暗地尋覓天下的奇人異士。
秘演這個和尚同曼卿交往的時間最長,一樣能夠拋棄擺脫世俗,崇尚氣節。兩人融洽友好,毫無隔閡。曼卿在酒杯中隱匿,秘演則藏臥佛門。兩人胸懷雄才偉略,都喜歡以吟詠詩歌陶冶性情。當他們盡情飲酒大醉時,狂歌笑吟,以此享求人生之樂,這是何等豪壯!一時仁人志士都愿意同他們云游,我也成了他們的常客。十年之間,秘演北渡黃河,東抵濟州、鄆州,只是不見識才之人,回來依舊貧窮。這時,曼卿已赴黃泉,秘演也年老多疾。唉!這兩個人,我目睹了他們人生的盛衰,而我也快老了。
曼卿詩文清新,他卻稱秘演的作品更佳,認為它高古而有風骨,具有詩人之陶懷。秘演英俊高大,胸懷開闊,富有節操。但他既入佛門,就無用武之地了。只有他的詩得以流傳于世,可他又懶散、不珍惜。如今人老了,打開詩囊,僅存有三、四百篇,均為佳作。曼卿去世后,秘演深感寂寞,無處可去。他聽說東南山水多,而且山高崖險,江水洶涌激蕩,壯觀異常,想去云游一番。這足以證明他人老卻志向依存。在他將要動身時,我為他的詩集寫序,以此敘述他的興盛,悲嘆他的衰老。慶歷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廬陵歐陽修序。
【集評】 清·沈德潛《唐宋八大家文讀本》“從己引出曼卿,從曼卿引出秘演。為浮屠人作序,自應留己身分也。盛衰死生之感,不勝嗚咽?!?br>
清·過珙《古文評注》“序秘演詩集,則秘演為主,曼卿是賓,歐公自己尤賓中之賓也。通篇妙以賓主陪襯夾敘,而以盛衰二字為眼目,映帶收束其間,覺文情花簇,而章法緊嚴矣。此法時文古文原自相通,不可歧而視之也。”
清·劉大櫆“歐公詩文集序,當以秘演、江鄰幾為第一,而惟儼、蘇子美次之。”
清·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寫秘演絕不以釋氏行藏,序秘演詩,亦絕不作詩序套格。只就生平始終盛衰敘次,而以曼卿夾入寫照,并插入自己,結處說曼卿死,秘演無所向。秘演行,歐公悲其衰,寫出三人真知己?!?br>
清·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寫秘演將曼卿引來陪,將自家插入陪說,文情絕妙。”
清·張廉卿:“直起直落,直轉直接,具無窮變化,純是潛氣內轉,可與子長諸表參看?!?(轉引《唐宋文舉要》)
清·茅鹿門“多慷慨嗚咽之音,命意最曠而逸,得司馬子長之神髓矣?!?轉引《唐宋文舉要》)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老少盛衰四字作關鍵?!?br>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嗟夫二人者,予乃見其盛衰二句,跌宕?!?br>
宋·黃震《黃氏日抄》“《秘演詩集序》、《惟儼文集序》,二僧皆石曼卿故交,因曼卿而序之。"
【總案】 歐陽修一生力辟佛老,曾經寫過《本論》,認為“禮義者,勝佛之本也,”強調修本以勝之。葉夢得認為這是受了石介的影響。但歐陽修對談吐清雅、能詩善藝的和尚卻相當敬重。本文是歐陽修為友人秘演的詩集所作的一篇序言,但文章卻不落俗套,從死生聚散著筆,重點放在了寫秘演的才能、性格方面,稱他是“奇男子”,同時又用“既習于佛無所用”一語,寄托了自己無限的惋惜,含蓄地批評了佛教。文章為了突出秘演的不得志,還用石曼卿作陪襯,并插入自己對老、死、離別的沉痛感受,寫得一往情深。
上一篇:歐陽修《《梅圣俞詩集》序》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柳宗元《三戒》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