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江南曲①》唐詩賞析,《江南曲》原文與注釋
李 益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②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注釋】①《江南曲》:樂府舊題,《古今樂錄》中《江南弄》七曲中就有其一。梁代柳惲以此題寫閨情。唐人絕句多仿六朝民歌及民歌體作品,此題也有仿作,李益此詩就如此,它模仿一位商婦的口吻,來寫她對獨守空閨凄涼生活的不耐。②瞿塘:長江三峽之一,在今重慶奉節縣。
【鑒賞】 這是一首閨怨詩。在唐代,以閨怨為題材的詩主要有兩大內容: 一是思征夫詞;一是怨商人語。由于唐代疆域遼闊,邊境多事,要征調大批將士長期戍守邊疆; 同時,唐代商業興盛,短、長途貿易都很發達,商人要采運貨物,擇地傾銷,所以多遠離家鄉。這樣勢必會有人拋別年輕的妻子或朝思夜想的多情戀人。作為這兩類人的妻子不免要空閨獨守,過著孤單寂寞的生活。詩人將此生活引入詩中,為唐詩增添了一份獨特的內容。
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出了一個商人婦的心聲。詩中一二句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是女主人公感嘆自己嫁作商人婦,不能與丈夫朝夕相處。可能是好幾回,她的丈夫說好了要回家,結果誤期未歸,致使她江口空候,總是失望而歸。或者是女主人公也曾把金釵當錢擲地算卦以占卜丈夫的歸期,也曾 “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所以順理成章有下面兩句: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意思是說,當初要早知江潮消息有時,就該嫁給那弄潮的男兒。這樣,生活可能清苦些,卻時時可以依靠。寧愿“嫁與弄潮兒”,既是癡語、天真語,也是苦語、無奈語。這位少婦也不是真想改嫁,這里用 “早知” 二字,只是在極度苦悶之中自傷身世,思前想后、悔不當初,作了一種歷史的假設罷了。在這里,作者通過一種“荒唐之想” (鐘惺《唐詩歸》),把一個多情任性的少婦的心聲刻畫得惟妙惟肖,十分生動。
這首詩的成功之處正在于其落想看似荒唐、無理,卻真實、直率地表達了一位獨守空閨的少婦怨情,看似荒唐、無理之想,卻是真切、情至之語。少婦因盼夫婿情切,而怨夫婿不如 “潮有信”; 更因怨夫婿情極,而產生悔不當初“嫁與弄潮兒” 的非非之想。這一由盼生怨、由怨而悔的內心活動過程,正合乎這位詩中商人婦的心理狀態。
此詩不拘音韻,似脫口而出,用語干凈利落,不假雕飾,體現了樂府民歌的特點。
上一篇:《王維·漢江臨眺》唐詩賞析,《漢江臨眺》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唐詩賞析,《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