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從軍行(其一)》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①,無那②金閨萬里愁。
《從軍行》是樂府《相和歌·平調曲》舊題,其內容多敘軍旅與戰爭。王昌齡《從軍行》共七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
“詩家天子王江寧”。在唐代詩人中,王昌齡極擅長于五言古詩和五七言絕句,其中又以絕句成就為最高,特別是他的邊塞詩更為人所稱道。他的絕句句奇格俊、雄渾自然,寥寥數筆便使畫面躍然紙上,意味特別渾厚深長。明人王世貞在論唐人七絕時,曾將他的詩列為“神品”,以為惟有他可與李白爭勝。這首詩便突出地體現了他詩歌的上述特點。
從內容上說,這首詩是通過對征人在邊地聞笛而引起的內心活動的描敘,表現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感情。詩的前三句敘事,極力勾畫出一個空闊蕭疏的典型環境,反復渲染那種蒼涼寂寞的孤獨氣氛,為后一句的抒發作鋪墊。
“烽火城西百尺樓”。詩人先交待了地點:在烽火城西浩瀚荒漠中那高高的了望臺上。“黃昏獨坐海風秋”,又進而交待時間與人物:在一個秋天的黃昏,一位孤獨的戍卒迎著青海湖吹來的寒風獨自悶坐。也許是由于天已黃昏吧,他對往昔那橫貫天宇、籠罩雪山的“長云”,對那浩瀚無邊、空闊蕭疏的荒漠,一概都沒有看到,而周圍那種蕭索、凄迷與寒冷的氣氛,卻引發了他內心的孤獨感與寂寞感。他不由得回首來路,想著瀚海之中有自己萬里征程中的前沿屏障烽火城,或許正是它使人感到自己和家鄉貼近? 或許正是這種虛幻的親切感能暫時緩解周圍濃重的孤獨氣氛、熨暖那凄惶的心? 但很快他又被喚回到冷酷的現實中來,海風陣陣、羌管悠悠,戍卒們在百無聊賴的落寞中,一遍又一遍地反復吹著那充滿離愁別緒的“關山月”曲,笛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是嘆息? 是呼喚? 還是娓娓的傾訴? 曲調的單調更加重了他的寂寞感。于是,原先那種縹渺的思親情緒終于凝成一句總的抒發:“無那金閨萬里愁”! 把人物懷鄉戀土,思念親人的情緒表達得十分強烈而真切。值得玩味的是,這種抒發雖然很率直,但筆墨卻頗具匠心,詩人不寫戍卒自己,而轉寫深閨中妻子那無法消除的思念,從而極委婉地傳達出人們共同的感情,使全詩在結構上也多一層波瀾。
上一篇:《曹丕·于清河見挽船士新婚與妻別詩》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施肩吾·代征婦怨》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