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唐詩賞析,《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原文與注釋
王 維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云裘。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②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③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④
【注釋】 ①絳幘:紅色頭巾。雞人:古代宮中,于天將亮時,有頭戴紅巾的衛士,于朱雀門外高聲喊叫,好像雞鳴,以警百官,故名雞人。曉籌:即更籌,夜間計時的竹簽。尚衣:官名。隋唐有尚衣局,掌管皇帝的衣服。翠云裘:飾有綠色云紋的皮衣。②衣冠:指文武百官。冕旒: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的禮冠。旒:冠前后懸垂的玉串,天子之冕十二旒。這里指皇帝。③仙掌:掌為掌扇之掌,也即障扇,宮中的一種儀仗,用以蔽日障風。袞:指皇帝的龍袍。④五色詔:用五色紙所寫的詔書。
【鑒賞】 這首詩作于乾元元年 (738) 春末,時作者任中書舍人。賈至當時寫過一首《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當時王維、岑參、杜甫等都有應和之作。王維此詩與岑參所寫同題,都是描寫朝拜莊嚴華貴的唱和詩。全詩按照時間的順序,通過細節描寫與場景的渲染,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三個層次,描繪了大明宮早朝時莊嚴華貴的氛圍與皇帝的威儀。
一二句寫早朝前的情景。作者選取了 “報曉” 與“進裘” 兩個細節開始為將要寫到的早朝渲染氣氛。在古代宮中,天將亮時,有頭戴紅巾的衛士,于朱雀門外高聲喊叫,以警示百官,取公雞打鳴意,故名雞人。尚衣局是專門掌管皇上衣服的部門; 翠云裘,飾有綠色云紋的皮衣,這里專指天子衣飾。詩人用了一個“方” 字準確地表達出早朝前那種有條不紊的秩序感與時間感。王維有意用了 “絳色” 來與 “翠云” 形成顏色的鮮明對比,突出了皇家華麗的環境。
中間四句正面描寫早朝的情景。在前兩句中,詩人用 “九天閶闔” 喻皇宮,為早朝設置了一個神圣的背景,以萬國使臣朝拜來進一步襯托天子的尊嚴。詩人在此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恢宏壯麗的場景。“九天” 兩句所描寫的朝見的磅礴氣勢,古來無出其右者。后兩句著意細節,寫蔽日的障扇在晨曦照耀下向前移動; 香爐的輕煙縈繞,皇上的龍袍中所繡之龍好似浮游于煙霧之中。在這里,詩人用“才” 字來強調了時間的準確,同時,在細節描繪中注意突出了光與影的效果,“香煙欲傍袞龍浮” 一句,一個“欲” 字把香煙寫得好似活了一般。
最后兩句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寫朝拜后賈舍人就用五色紙起草詔書; 可聽到服飾鏗鏘聲時他便已回到中書省。賈至原詩末兩句: “共沐恩波鳳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寫到中書舍人起草詔書的職責,王維和詩結尾也照應了賈至原詩,也歸結到中書舍人的職責上。但看起來卻是比賈至原詩生動許多。他用 “五色詔” 寫色,“佩聲” 寫聲,并未直接寫到賈至,但在這聲色的描寫中卻是生動地展現了賈至的活動。
這首和詩不和其韻,只和其意。用語堂皇,造句偉麗,格調和諧,別具藝術特色。
上一篇:《李頎·聽董大彈胡笳兼寄語弄房給事》唐詩賞析,《聽董大彈胡笳兼寄語弄房給事》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唐詩賞析,《詠懷古跡五首》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