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
試問琵琶,胡沙外,怎生風色。最苦是、姚黃一朵,移根仙闕。王母歡闌瓊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聽行官、半夜雨淋鈴,聲聲歇。彩云散,香塵滅。銅駝恨,那堪說。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甌缺。
《詞林紀事》評文天祥詞云: “氣沖斗牛無一毫委靡之色。”這首《代王夫人作》的《滿江紅》,可謂一例。
王夫人名清惠,南宋度宗昭儀(宮中女官)。宋亡,被俘往燕京。北去途中寫了一首《滿江紅》(太液芙蓉)詞,題于驛館,在當時影響甚大,傳誦中原。詞中上片回憶過去宮中生活,下片嘆說亂離中的悲苦,末句云: “問嫦娥、于我肯從容,同圓缺。”文天祥被俘至南京,讀到王清惠的詞,“惜末句欠商量”,重寫了兩首詞,一題為《和王夫人“滿江紅”韻,以庶幾后山“妾薄命”之意》,一首便是本篇《代王夫人作》。
代作,本有擬作、仿作之意,但這里主要是翻新的意思,即文天祥以自己的思想翻新詞,糾正王清惠的原作在內容上的不妥之處。原作用典較多,為了適合這一表現特點,文天祥的代作也多引典抒情,但不隱晦難解,而言簡意豐。
上片寫被擄之苦和亡國之痛。漢武帝時,曾飾細君為公主,嫁給西域烏孫王,令以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后移用作王昭君遠嫁匈奴。杜甫《詠懷古跡》詩有云: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文天祥這首詞的開頭借“琵琶”故事總指后妃宮女被擄北去。“移根仙闕”,離開宋宮,被驅北行,較之公主遠嫁,處境慘,悲愁深,所以說“最苦”。“王母”句,以西王母瑤池美宴的古代傳說,喻指宮中歡意消歇。“仙人”句,以銅仙墜淚的故事,感嘆國家淪亡的慘痛。“聽行宮”三句,亦是用典抒懷。唐玄宗避亂入蜀,在馬嵬坡被迫縊死楊玉環,行至斜谷口,夜聞棧道上雨聲與車馬鈴聲相應和,觸及時勢,即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其恨。這里借此典表述被迫北去途中的悲苦心境。與王詞比較,文詞的上片未過多追敘昔日宮中的繁華景象,而是緊扣“最苦”二字,反復陳述亡國之痛,抒寫集中,筆調沉重。
這首代作,翻王清惠原作之意,在下片表現得更為明顯。下片寫對敵之恨和守節之堅。王作過片原云: “龍虎散,風云滅。千古恨,憑誰說。”文天祥則認為:龍虎不會散,風云不會滅,散滅的只是彩云和香塵。不是千古恨,是銅駝恨,亡國之恨;不是憑誰說,何人說,而是自己哪堪說。“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不僅比“顧山河百二,淚盈襟血”的意境優勝,壯語感人,而且翻轉來了。“回首昭陽離落日,傷心銅雀迎新月。”王清惠原作寫的是“客館”,而文天祥在這里翻作“昭陽宮”,故國之思,躍然紙上。“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甌缺!”是文天祥代作的關鍵一句。王清惠原作希望不致受到脅迫侮辱,能幸免茍活,安度余年。文天祥更新其意,不愿似天家者,即不愿似嫦娥奔月,冷冷清清,更不愿似太皇太后、太后、皇帝投降元朝,乞求敵人,要潔身自愛,堅守節操,寧為玉碎,不作瓦全。這既是對王清惠等后妃宮女的忠言勸告,又是對宋皇忍辱茍活的含蓄指責,也是矢忘不渝的自勉之詞。
王清惠作為妃嬪,在國破家亡之后,以詞表達其今非昔比的哀悲痛楚和企望逃脫屈辱、保持清白的合理心愿,也有其真切動人之處,然而不是英雄之詞。文天祥作詞甚少,但他的詞每一篇都有一定的政治內容,都是有為而發。他的詞,在藝術上值得重視的首先是塑造了個性鮮明的自我形象,是他的生活、情思、人格的藝術結晶。他的詞,不專以文字技巧博取讀者的欣賞,而是用噴涌的熱情和悲憤的血淚激勵讀者的行動。這首《代王夫人作》的《滿江紅》,劉熙載在《藝概》中說: “文文山詞,有‘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之意,不知者以為變聲,其實乃正之變也,故詞當合其人之境地以觀之。”堪稱的論。
元至元十一年丙子正月,伯顏以宋謝、金兩后以下北去。有王昭儀者,名清惠,題《滿江紅》詞于驛壁云: “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恩承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簪妃后里,暈潮蓮臉君王側。忽一朝、鼙鼓揭天來,繁華歇。龍虎散,風云滅。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沾襟血。驛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碾關山月。愿嫦娥,相顧肯從容,隨圓缺。”五月二日抵上都、朝見。十二日夜,宋宮人陳氏、朱氏與二小姬沐浴整衣,焚香縊死。……清惠懇請為女道士,號沖華。王昭儀之詞,傳播中原。文天祥讀至末句,嘆曰: “惜也,夫人于此少商量矣。”為之代作一篇云。(〔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卷六)
文文山云,王昭儀題《滿江紅》于驛壁,為中原士夫傳誦,惜其末句少商量耳。拘囚之余,漫和一闋,庶幾“妾薄命”之意。……然予又按《佩楚軒客語》,以原詞為張瓊瑛所作,題之夷山驛中。瓊瑛,本昭儀位下也。若然,則后世可以移責矣,第未審信否耳。(〔明〕陳霆《渚山堂詞話》卷一)
王昭儀題驛壁詞,結語為文山所諷。后抵北,乞為女道士,號沖華,卒不得與陳、朱二夫人比烈。觀文山之惜昭儀,即以見文山審擇自處,蓋已有素,安得重有黃冠之請,與昭儀同符耶?趙翼《陔余叢考》謂當以《心史》為據,《宋史》誣為文山云云,記載失實。然《心史》記文山事,他亦未可盡信。徐乾學《通鑒后編考異》謂姚士粦所偽托也。昭儀詞,陳霆《渚山堂詞話》云,宮人張瓊英作。(吳衡照《蓮子居詞話》卷一)
上一篇:《滿江紅 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懷古·史達祖》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滿江紅 夜雨涼甚,忽動從戎之興·劉克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