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解】
東漢末無名氏的十九首詩,因風格相近,被蕭統收入《文選》,題為《古詩十九首》,后人一直沿用這一名稱。這些詩不是一時一人所作,且大多出于中下層文人之手。內容多寫夫婦、朋友間的離情別緒或失意文人的彷徨消極情緒,感情真切,具有較濃厚的感傷色彩,反映了中下層文人的心態,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和黑暗。本詩是其中的第十首。本來沒有題目,后人用詩的首句為題。
本詩巧妙地借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來反映愛情痛苦,寄意深遠。
牽牛和織女本是兩個星宿的名稱。牽牛星在銀河之東,織女星在銀河之西。在中國關于牽牛和織女的民間故事起源很早。《詩·小雅·大東》已經寫到了牽牛和織女,但還只是作為兩顆星來寫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ㄈ真》開始說織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賦》和《九詠》里,牽牛和織女已成為夫婦了。曹植《九詠》曰:“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這是當時最明確的記載。《古詩十九首》中的這首《迢迢牽牛星》寫牽牛織女夫婦的離隔,它的時代在東漢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將這首詩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對照可以看出,在東漢末年到魏這段時間里,牽牛和織女的故事基本定型。
【注釋翻譯】
鑒賞分析
這首詩十分質樸、清麗、動人。
此詩寫了天上一對夫婦——牽牛和織女,視點卻在地上,以旁人的視角來觀察他們夫婦的離別之苦。開頭兩句分別從兩處落筆,寫“牽牛星”用“迢迢”,寫“河漢女”用“皎皎”。其實,“迢迢”、“皎皎”互文見義,他們都是那樣的遙遠,又是那樣的明亮。但以“迢迢”稱牽牛星,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遠在他鄉的游子,而以“皎皎”稱“河漢女”,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女性的美,賦予他們人類的境遇及情感,從而讓人忽略了描寫的是兩顆星,而是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真像一對被逼分隔的夫妻一樣。“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這十個字可以說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渾成的效果。
接下來的四句卻專門從“織女星”一方面來寫,她雖然整天在織布,卻織不成匹,因為她的心為牛郎悲傷不已。“纖纖擢素手”意謂“擢纖纖之素手”,是為了與下句“札札弄機杼”相對仗而改變了句子的結構。“擢”,是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機杼之聲。“杼”是織布機上的梭子。織女雖然伸出素手,但無心于機織,只是撫弄著機杼,淚水如雨一樣不斷滴下來。
最后四句是詩人的慨嘆:“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那阻隔了牽牛和織女的銀河既清且淺,牽牛與織女相隔也并不遠,雖僅一水之隔卻只能脈脈相視而不得語。這兩句,將一個飽含離愁的少婦形象顯現于紙上,意蘊深沉,風格渾成,是極難得的佳句。
本詩中抒情手法多樣,或以景寫情,如最后四句;或由敘事而抒情,如第五句;或以行為抒情,如第六句。詩中又多用疊音詞,如“迢迢”、“皎皎”、“纖纖”、“盈盈”、“脈脈”等,一方面增加了詩歌節奏的美感,使音韻更加和諧悅耳;另一方面也形象地寫出了描寫對象織女的特點,準確地表達了感情。全詩以神話傳說的題材來寫人世的愛情苦惱,不但曲折含蓄,意味深長,而且頗有絢麗的浪漫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古詩十九首》中的詩歌在形式上運用五言,語言含蓄委婉,善于運用比興,言間而旨遠,韻味深長,耐人尋味,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標志著文人五言詩的成熟,并對后世的五言詩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上一篇:過零丁洋
下一篇:送東陽馬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