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此詞李清照“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歷來文人對這首詞一直予以很高的評價。
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庭院深深深幾許?”首句以問語的形式出現,“庭院深深”寂寞有多深呢?三個“深”字疊用,足以表現庭院的幽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只望見柳樹成行延伸,迷迷濛濛,如煙霧堆積,而簾幕一道又一道,遮掩了視線。環境是那樣的幽靜神秘。
“玉勒雕鞍”指華貴的車馬,“游冶處”、“章臺路”應為一意,即狎妓一類的尋歡作樂的場所。漢朝長安有章臺街,是妓女居住的地方,后來章臺便成為妓女住所的代稱。只有“玉勒雕鞍”的王孫貴族才能駐足的“游冶處”,就是登上高樓也難以瞥見的“章臺路”,居住的定是一位美艷絕倫、身價百倍的煙花女子。王孫貴族為買一笑,不惜一擲千金。她深居簡出,但還是紅極一時。上闋著重寫景,但景中含情。
下闋著重寫情。“雨橫風狂三月暮”,寫暮春之景。春已遲暮又值風雨相逼,春天即將逝去。“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點出春去秋來人們無能改變,實蘊含青春易逝、韶華難留的人生感嘆。與上闋聯系起來看,“門掩黃昏”四字,已傳出“門庭冷落車馬稀”的凄涼之感。春也匆匆,年華已逝,千金買笑的公子哥兒如過眼煙云,在暮色蒼茫中,女主人公掩門獨坐,何等的孤寂和傷感啊!詞以景寫情,以情入景,暮春、黃昏、狂風、驟雨這一幅蕭索之景與女主人公的惆悵悲哀之情渾然一體。
結句“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是倍受贊賞的名句。《古今詞論》引毛先舒云:“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此可謂層深而渾成,何也?因花而有淚,此一層意也;因淚而問花,此一層意也;花竟不語,此一層意也;不但不語,且又亂落,飛過秋千,此一層意也。人愈傷心,花愈惱人,語愈淺而意愈入,又絕無刻畫費力之跡,謂其層深而渾成耶?”
由花開花落而緬懷身世,淚眼問花,然而花卻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顧自飄零。那紛紛落紅也似人無所依托,人如花,花亦如人,人、花同一悲慘命運。刻畫精致,層層深入,而又語意渾成。
此詞題旨究竟是什么?歷來有爭議。有人認為上闋寫王孫貴族走馬章臺縱情聲色,下闋寫娼女歌姬感慨遲暮,上下闋主人公是不同的。有人認為此詞是寫上層貴婦怨丈夫耽于歌樓妓館的愁苦心情;而清人張惠言則將此詞視為有寄托的政治詞。此詞意境深遠,情思縹緲,確為不可多得之佳作。
毛先舒云:詞家意欲層深,語欲渾成。作詞者,大抵意層深者,語便刻劃,語渾成者,意便膚淺,兩難兼也。或欲舉其似,偶拈永叔詞云:“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此以謂層深而渾成。(《古今詞論》引)
上一篇:《鳳凰臺上憶吹簫·李清照》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玉樓春·周邦彥》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