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
湖上微風入檻涼,
翻翻菱荇滿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
水鳥帶波飛夕陽。
【前解】
坐檻中,看湖上,初并無觸,而微涼忽生,于是默然心悲,此是湖上風入也。一時閑閑肆目,見他翻翻滿塘,嗟乎,秋信遂至如此,我今身坐何處?便不自覺轉(zhuǎn)出后一解之四句也。○前解,只寫得“風”字、“涼”字,言因涼悟風,因風悟涼。“翻翻菱荇”,則極寫風色也。三、四“著岸隈”“帶波飛”,亦是再寫風,然“春草”,寫為時曾幾?“夕陽”,寫目今又促。世傳溫、李齊名,如此纖濃之筆,真為不忝義山也。[比義山,又別是一手。]
蘆葉有聲疑夜雨,
浪花無際似清湘。
飄然蓬艇東游客,
盡日相看憶楚鄉(xiāng)。
【后解】
“疑夜雨”,非寫“蘆葉”;“似清湘”,非寫“浪花”,此皆坐蓬艇、“憶楚鄉(xiāng)”人,心頭眼底,游魂往來,惝恍如此。細讀“盡日相看”四字,我亦渺然欲去也。[筆墨之事,真是奇絕。都來不過一解四句、二解八句,而其中間千轉(zhuǎn)萬變,并無一點相同。正如路人面孔,都來不過耳眼鼻口四件,而并無一點相同也。即如飛卿齊名義山,乃至于無義山一字,惟義山亦更無飛卿一字,只是大家不襲一字,不讓一字,是故始得齊名。然所以不襲、不讓之故,乃只在一解四句、二解八句之中間。我真不曉法性海中,大漩澓輪,其底果在何處也?。?
上一篇:金圣嘆《南海旅次》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商山麻澗》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