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監宮引出暫開門,隨例趨朝不是恩。
銀鑰卻收金鎖合,月明花落又黃昏。
宮詞,是以宮廷生活為題材的詩。詩人們對于那些幽閉深宮、被剝奪了青春和自由的宮女寄予深切的同情,用詩歌的形式,寫出埋藏在她們內心深處的哀怨。七絕圣手王昌齡的《春宮曲》和李白的《長門怨》等,是唐代詩人寫宮詞的先導,但正式以“宮詞”為題,則始于大歷年間的著名詩人王建所作的《宮詞》一百首。此后宮廷生活便逐漸成了詩人的熱門題材。杜牧這首“宮詞”,也是寫懷春有心、承恩無望的宮女的哀怨的。但它通首沒有出現“哀怨”的字樣,而哀怨之情卻在字里行間得到極其充分的表露,說明詩人是善于運用含蓄蘊藉的藝術手法的。宋周紫芝說他的《華清宮三十韻》,“意直而詞隱,曄然有《騷》《雅》之風”(《竹坡詩話》)。我認為這首詩也具有同樣的藝術特點。
詩一開始,便在讀者眼前展現出一個華麗而歡樂的場面。監宮們把一個花枝招展的妙齡宮女,簇擁著從敞開大門的深宮中輕盈地走了出來,大概是“平陽歌舞新承寵”(王昌齡《春宮曲》)、“淡掃蛾眉朝至尊”(張祜《集靈臺》)吧?剛在讀者心里升起了這么個懸念,接著詩人便以解釋的口吻,說明這不過是“隨例趨朝”、暫開宮禁,決不是有人新承恩澤。這樣一個富于戲劇性的情節,給后面為宮女寫哀怨、抒幽情,作了很好的映襯,提高了詩的深度和力度。
后兩句以極其經濟的筆墨,省略了宮女朝覲的場面,直接轉入被重新幽閉深宮的情景:華麗的宮門,加上了沉重的金鎖,而宮禁的銀鑰,又落到監宮的手里。這位被剝奪了人的權利的宮女,又孤獨地呆在深宮中度著那漫長而凄涼的歲月。月缺了又圓,花開了又落,天明了又黃昏。這循環不已的朝暮的變化,節序的更換,只有使她望月傷心,對花落淚,到黃昏而愴神了。詩人在景象的重疊、意象的組合中,極其含蓄地表達了宮女們無窮無盡的哀怨。它像李益的“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宮怨》)一樣的沉痛,像白居易的“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后宮詞》)一樣的悲憤,但卻更加蘊藉,更加婉曲,更加富于表現力。
上一篇:崔國輔《襄陽曲二首(其二)》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杜牧《華清宮》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