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
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博山,在江西廣豐縣西南,與上饒相鄰,遠望如廬山香爐峰,故曰博山。山中有博山寺、雨巖等勝地。辛棄疾賦閑帶湖,經常往來于博山道中,以游博山為題的詞有十四首之多。“王氏庵”在博山白云深處。這首詞記王氏庵一次夜宿,眼前夢中,出現兩種迥然不同的景象。眼前的景象是:屋上風雨,窗前破紙,繞床饑鼠,翻燈蝙蝠,極其荒寒破敗,還極其丑惡可怖。夢中的境界卻是三萬里河,八千仞岳,漢唐故都,中原父老,極其壯麗,又極其遼闊。辛棄疾身處陋室,心里卻是深藏著萬里江山,心胸何其恢宏。
上片寫饑鼠繞床奔突,肆無忌憚,毫不將獨宿人放在眼里;蝙蝠原不知亮光為何物,在屋中胡亂翻飛,使幽暗的燈光晃晃忽忽。尤物橫行如此,其困頓寒苦可見?!拔萆纤娠L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屋外松濤怒吼,暴風疾雨,“窗紙”破了,被風吹得沙沙作響,屋里也遭到了風雨的侵襲。上片只用二十二個字,形象地再現了“獨宿人”眼前遭到的困境,“破紙窗間自語”,與蝙蝠饑鼠、松風急雨合成了一個凄楚荒涼的環境,烘托出悲慘的氣氛。
下片即轉悲為壯,顯示出稼軒本色。“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換頭是對自己由塞北而江南,許身抗金大業活動的回顧,以及對晚歲遭貶、零落茅屋的描述。辛棄疾早年在北方與金人直接對抗,南渡為恢復大業奔波,始終如一,結果屢遭彈劾,落職歸里,這是十分不幸的。但即便如此,在“布被秋宵夢覺”的不眠之夜,“獨宿人”首先想到的不是自身的不幸,而是“眼前萬里江山”,是尚未雪恥的家仇國恨!結句“眼前萬里江山”以恢宏氣勢,一掃上片破敗零落的景象,情緒急超昂奮,境界驟然拓寬,有力地展現了一顆立志恢復又請纓無門、烈士暮年而壯志未已的赤子之心?!把矍叭f里江山”即包括“塞北江南”,雖說它們不可能都在“眼前”,但這是辛棄疾“平生”所追求的事業,是他的理想所在。它們時刻縈繞胸際,浮現眼前,因此“眼前”兩字,正突出了包括“塞北江南”在內的“萬里江山”在“獨宿人”心中的崇高地位。詞悲中有壯,聲震千里。陸游有詩曰: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讀辛棄疾詞,味陸游詩,庶幾可以看到南宋愛國志士在國家多事之際、危急存亡之秋所表現出來的高貴秉賦,并對“老卻英雄似等閑”的社會感到憤恨。
數語寫景逼真,不減昌黎《山寺》詩。語奇情至。(陳廷焯《云韶集》評)
短調中筆勢飛舞,辟易千人。結更悲壯精警。讀稼軒詞勝讀魏武詩也。(陳廷焯《詞則·放歌集》評)
上一篇:《清平樂 村居·辛棄疾》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清平樂·李煜》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