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舜欽《滄浪亭懷貫之》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滄浪獨步亦無悰,聊上危臺四望中。①
秋色入林紅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瓏。
酒徒飄落風前燕,詩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暫來還徑往,醉吟誰復伴衰翁。②
【注釋】 ①悰(cong從):歡樂。危臺:高臺。②暫來;突然到來。徑往:任性而去。
【譯文】 孤獨地漫步在滄浪園內,曾有的歡樂已無影無蹤。無聊和寂寞籠罩心頭,姑且登高四望,只見一片清空。那深秋的霜林黯淡無光,雖然樹葉還是那樣的火紅;淡淡的陽光穿過竹林,叢竹卻依然青翠玲瓏。昔日的酒友離散分手,如同秋風中的燕子飄落西東;當年的詩社也已不可找尋,像那凋零的霜后梧桐。貫之你是忽來忽去,說走就走,可又有誰能再陪伴我這醉吟的衰翁。
【集評】 今·余恕誠:“這是登滄浪亭懷念朋友之作。……懷念人的詩,格調上一般似以低回婉轉容易取得成功,但此詩氣格卻頗覺高遠。開頭獨步無聊、危臺四望,就有一種超邁迥拔之氣。所寫的紅葉、秋桐等秋景,也是以清幽蕭疏的基調,反映著人的情緒。詩中說友人是‘暫來徑往’,似乎離別的當兒也沒有那種依依之情。顯然,詩人的懷念屬于更深沉、更內在的一種類型。而這,在藝術上則可能更難于表現一些。”(《宋詩鑒賞辭典》第147頁)
【總案】 這是一首懷人之詩。詩人通過一連串的行動(獨步、上危臺、四望)描寫,涂上主觀感情色彩的景色(紅黯淡的秋林、日光下的翠竹)渲染,更透過具有濃重比興意味的“風前燕”和“霜后桐”兩種特定風物,表達了對友人貫之深沉的懷念。尾聯點到友人——“君”,卻也淡淡寫來,并無低回婉轉、聲淚俱下之態,顯得清雅、雋永。抒懷人之情卻通篇不涉“懷”字,是此詩一大特色。
上一篇:劉子翚《汴京紀事二十首》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方岳《泊歙浦》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