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辛棄疾·行香子》辛棄疾
辛棄疾
山居客至
白露園蔬。碧水溪魚。笑先生、釣罷還鋤。小窗高臥,風展殘書。看北山移①,盤谷序②,輞川圖③。 白飯青芻④。 赤腳長須⑤。 客來時、酒盡重沽。聽風聽雨,吾愛吾廬⑥。笑本無心,剛自瘦,此君疏⑦。
注釋 ①北山移:鐘山在建康城北,又名北山。晉周彥倫隱居山中,后應詔出為海鹽縣令,欲卻過此山,孔稚珪為《北山移文》,假山靈之意以移之,使不許得至。②盤谷序:唐代李愿歸隱盤谷,韓愈作《送李愿歸盤谷序》以贈之。③輞川圖:輞川是王維所居地,他曾畫有輞川圖,山谷郁盤,云水飛動,意出塵外,怪生筆端。 ④白飯青芻:同“芻”。白飯供客,青草喂馬。杜甫《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詩:“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⑤赤腳長須:韓愈《寄盧仝》詩:“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⑥吾愛吾廬:陶淵明詩:“吾亦愛吾廬。”⑦“笑本”三句:《說文解字》:“竹得風,其體夭屈,如人之笑。”“無心”“此君”都指竹。
鑒賞 這是一首典型的閑適詞,通篇都在描述隱居的恬淡自樂的狀態,盡管如此,它仍不失稼軒詞的豐饒本色,幾乎句句有來歷。
陸羽烹茶圖 【元】 趙原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上片寫了漁、耕、讀三種活動。陶淵明躬耕之后,閉戶讀書,“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既有農人的勤勞質樸,又保留了文人的清雅之趣。辛棄疾對陶淵明十分仰慕,屢屢在作品中正面肯定他的生活態度和方式,表達效仿之意,上片中間的“小窗高臥”就化用其文意,陶淵明《與子儼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稼軒對“北窗下臥”的狀態情有獨鐘,他的《念奴嬌》(近來何處)有“北窗高臥,莫教啼鳥驚著”之句,《水龍吟》(老來曾識淵明)又寫道:“問北窗高臥,東籬自醉,應別有,歸來意。”在詞人心目中,“北窗高臥”是無憂無慮的理想生活的象征,無憂無慮之外,還有書籍充實生活,陶淵明說北窗下“涼風暫至”,稼軒便自然巧妙地以“風展殘書”引出閱讀的內容。北山移、盤谷序、輞川圖,全部與隱居有關,作者借此強化了本詞的避世色彩:孔稚珪《北山移文》曰“蕙帳空兮夜鶴怨,山人去兮曉猿驚”,鶴與猿因為相與幽居的友人離去而驚怨,由此表達對周颙隱而復仕的行為的責怨;唐代李愿歸隱盤谷,韓愈作《送李愿歸盤谷序》以贈之;王維退居輞川別業,曾畫有輞川圖,山谷郁盤,云水飛動,意出塵外,怪生筆端,此處僅僅九個字就連用了三個與隱居相關的故事,而又把他們整合成為自己的閱讀對象,古今交融。開篇三句清新可人:園中的蔬菜上白露未晞,魚兒在碧綠的溪水中歡游,先生既躬耕、又親釣。“先生”二字點出與一般山間老農的不同,他進行著與他們相似的勞作,文人的身份卻令他在全身心投入勞動的同時又能出得其外,有意識地欣賞、品位勞動的樂趣。
下片出語樸實,淡淡寫出,其實皆有所本。 “白飯青芻”出自杜甫《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詩:“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赤腳長須”出自韓愈《寄盧仝》:“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與白飯青芻、赤腳長須相聯系的都是奴、婢、馬這樣的角色,體現出宋代無物不可入詞的特點,他們粗樸而充滿意趣。“吾愛吾廬”出自陶淵明詩,表達對隱居生活的滿意。最后三句像謎語,謎底是竹。竹乃清雅之物,居士們的最愛,寫竹也就是在寫山中居士的品格意態,剛、瘦、疏、無心都是竹的特征,它們尤其符合宋人的審美趣味。“笑”字擬人,寫出受風后竹子的動態,笑與無心相連,剛與瘦相關,醉翁之意在于似竹之人。
本詞用語、意境清新自然,詞句深厚的背景消融在閑適自得的氛圍中。(劉珺珺)
鏈接 宋代日漸繁盛的書坊刻書。編刻圖書并經營書業的書坊,唐代已經出現,但真正的興盛卻要到宋代。北宋時期的開封、南宋時期的杭州,都有許多書坊(或叫“書棚”“經籍鋪”“紙馬鋪”等)。兩宋時西南的四川、中南的兩湖、華東的江、浙、皖、贛等地,書坊刻書之風極為盛行,尤其是福建建陽的麻沙和崇化,書坊特別多,建陽書坊所刻的書籍稱為“建本”。
南宋時期三大雕版印書中心。南宋時期的雕版印書日漸興盛,形成了以福建建安、建陽以及浙江臨安(今浙江杭州)、四川眉山為代表的三大雕版印書中心,三地雕版刻印的書籍被學術界分別稱為“建本”(“麻沙本”)、“浙本”和“蜀本”。宋人葉夢得在《石林燕語》卷八中曾這樣評價南宋時期三大雕版印書中心的坊刻本書籍:“今天下印書,以杭州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福建多以柔木為之,取其易成而速售,故不能工。”
上一篇:《兩宋詞·蘇軾·行香子》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趙師俠·行香子》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