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楚城》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②
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③
【注釋】 ①楚城:指楚國故都之城,在今湖北秭歸縣東。②屈原祠:在今湖北秭歸縣東南五里歸鄉沱。傳說屈原故居所在。③一千五百年:從屈原生活的時代(約前340—約前278)到陸游作此詩的淳熙五年(1178),約有一千五百年。
【譯文】 大江東去,江聲浩蕩。江邊的荒城,是當年楚國的舊都,如今猿啼鳥鳴,一片蒼涼。江對岸,便是三閭大夫屈原的祠堂,凄然,漠然,遙遙相望。一千五百年過去了,流去多少悲歡,多少興亡,只有那江邊永恒的濤聲,還和過去一樣。
【集評】 清·弘歷: “聲味都盡,而語氣不斷,此謂之詩。”(《唐宋詩醇》卷四十六)
清·陸次云:“不是尋常章法。”(《五朝詩善鳴集》)
今·霍松林:“詩人在此以少總多,納‘楚城’和‘屈原祠’于‘灘聲’之中,并以‘灘聲’的‘似舊’反襯人間萬事的非舊,而‘楚城’之所以‘荒’,‘猿鳥’之所以‘悲’,屈原之所以被后人修祠紀念,以及詩人撫今思昔、吊古傷今的無限情意,許多不便說、說不盡處,都蘊蓄于慨嘆和停頓之中,令人尋味無窮。”(《宋詩鑒賞辭典》第961頁)
【總案】 此詩主旨是吊古傷今。詩人看到荒頹的楚國都城,自然會想到楚國由盛轉衰終于滅亡的歷史悲劇。而楚國的興衰是和屈原的遭遇聯系在一起的,故而視線隨著思路轉向江對岸的屈原祠堂。“便是”二字,似虛而實,語淡意濃。既點出了楚國興衰與屈原的密切關系,又仿佛在說歷史的教訓明明擺在那里。楚國不用屈原而終于滅亡,留給后人慘痛的歷史教訓;屈原不忘故國而自沉汨羅,亦留下千古宗風的人格典范。楚國的興亡與屈原的遭際,本可以寫成一部大書,但詩人卻不加任何議論,深沉的目光掠過一千五百年的歷史,把包括楚國在內的代代興亡,濃縮而化入灘聲之中。“只有”二字,與“便是”一樣,下得極有分量。既見得灘聲之外,人事歷史,早已發生了滄桑巨變,同時也是以灘聲作為永恒的歷史見證。深沉的興亡之感,濃重的悲劇氛圍,使這首小詩具有震撼人心的沖擊力。
上一篇:柳開《楚南樓》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其三)》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