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苦寒
白居易①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
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唯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歲,農者尤苦辛。顧我當此日,草堂深掩門。褐裘覆絁被②,坐臥有余溫。幸免饑凍苦,又無垅畝勤。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注釋】
①白居易:見《詠史》。
②絁:粗綢,似布。
【詩本事】
唐憲宗元和六年(811)至八年(813),白居易因母親逝世回家居喪,退居于下邽渭村(今陜西渭南臨渭區境內)老家。這首詩,就作于這一期間的元和“八年十二月”。
【賞評】
白居易寫詩多用對比手法且不飾辭藻,此篇亦是。開首先寫“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的天災,繼而敘寫“竹柏皆凍死”、“十室八九貧”的實景,讀來悲切。孔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白居易此詩云“竹柏皆凍死”,其風雪嚴寒可想而知,松柏之質尚且如此,何況缺衣少食的貧民農民呢!面對“北風利如劍”的寒夜,衣不蔽身的百姓該如何熬到天亮呢?“唯燒蒿棘火”,點著野草烘出點暖氣,如此天寒地凍睡是睡不著了,只能愁坐到天明了!百姓之苦可見一斑。最后詩人由“農者尤苦辛”轉而寫“顧我當此日”,詩人深居草堂之中,門戶緊閉,尚有綿衣被褥可以卒冬,當然不若百姓那般凄苦。可詩人一想到“幸免饑凍苦,又無垅畝勤”就極慚愧。對百姓有勞而不獲之同情,對自己有不勞而獲之內疚,這正體現出了詩人的愛民之心!
上一篇:溫庭筠《春江花月夜詞》察古觀今詩賞析
下一篇:白居易《杜陵叟》察古觀今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