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師道《別黃徐州》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姓名曾落薦書中,刻畫無鹽自不工。②
一日虛聲滿天下,十年從事得途窮。③
白頭未覺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④
衰病又為今日別,數(shù)行老淚灑西風(fēng)。
【注釋】 ①此詩作于紹圣二年(1095),作者這年四十三歲。上年在潁州罷教授職后,作者家居徐州,為生活所迫,不得已前往時任曹州知州的岳父郭概處寄食。離徐州時,寫下這首七律,向徐州守黃君告別。②“姓名”句:化用杜甫詩“名玷薦賢中”和元稹詩“名落公卿口”句意。作者元豐四年(1081)得曾鞏薦,元祐二年(1086)得蘇軾、傅堯俞、孫覺薦,以布衣除徐州教授。“刻畫”句:典出《晉書·周顗傳》:“刻畫無鹽,唐突西施。”表示自己作詩尚未全工,有愧聲譽(yù)。③“一日”句:指得蘇軾等薦除徐州教授事。“十年”句:作者從元祐二年從事學(xué)政到本年,僅九年,此云十年是約數(shù)。“途窮”用阮籍駕車途窮痛哭而返的典故,指紹圣元年因黨事牽連而被罷職之事。④“白頭”句:用杜甫詩“男兒功名遂,亦在老大時”句意。青眼:典出《晉書·阮籍傳》,阮籍能為青白眼,見知心之友,對以青眼;見凡俗之士,對以白眼。此對黃太守待己一貫器重,表示感謝。
【譯文】 名流曾經(jīng)推薦我入仕,自愧才淺學(xué)疏作詩尚未工。頃刻間虛假的名聲傳天下,卻不料十年來薄宦嘆途窮。頭發(fā)雖白自覺功業(yè)心還在,感謝太守您始終器重。拖著病軀我今日向您道別,成串的淚珠悲灑在西風(fēng)中。
【集評】 今·馬祖熙:“陳師道的詩作,往往要求無一字無來歷,刻意求工求簡,但有時反為工簡所累,而顯得有些局促。這首《別黃徐州》,是寫得較好的作品,詩中做到盡情傾吐,情感真摯。”(《宋詩鑒賞辭典》第692頁)
【總案】 本詩在各家選本中很少入選,原因何在?值得探究。陳衍《宋詩精華錄》卷二選有此詩,詩下無評,但后面有一個總的案語:“后山傳作,如《妾薄命》、《放歌行》等,音節(jié)多近黃;茲特選其音調(diào)高騫,近王近蘇者,似為后山開一生面。實(shí)則老杜本有雄俊、沉郁兩種也。”陳衍這一論斷啟示我們:后山詩具有多樣化的風(fēng)格特征,語簡意深的樸拙之作是他的主要風(fēng)格,傳世名作大多屬于此類;后山還有另一類音節(jié)響亮、風(fēng)格高華、色澤絢麗的好作品,如本詩和《春懷示鄰里》等屬此類。這一類作品雖然不能代表陳詩的主要風(fēng)格,但也不容忽視;因?yàn)轱L(fēng)格的多樣化乃是一位作家藝術(shù)造詣?wù)橛诔墒斓臉?biāo)志。
上一篇:蘇軾《別黃州》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韓琦《北塘避暑》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