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寄黃幾復》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①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②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釋】 ①北海:指渤海,當時黃庭堅在德州德平鎮(今山東商河縣境內),地近渤海。南海:即今南海,當時黃幾復在廣州四會(今廣東四會縣),地近南海。案此句乃用《左傳·僖公四年》中“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之成語,以形容相距之遙遠。寄雁傳書:古人傳說鴻雁能傳遞書信,見《漢書·蘇武傳》。謝:推辭。②四立壁:形容家中貧無所有,語出《史記·司馬相如傳》: “家居徒四壁立。”蘄(qi其):希望。肱(gong公):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泛指手臂。《左傳·定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意謂多次折臂,就能懂得醫治之法。此處反用其意,說黃幾復毋須多經挫折就已精于政務。
【譯文】 我住在北海之邊,您住在南海之濱。想請南飛的鴻雁捎封書信,鴻雁卻推辭說“不能”。往時歡會在桃李芬芳的春天,共飲美酒;別后漂泊江湖,十年來獨聽夜雨,獨對孤燈。您兩袖清風,家中只有空空的四壁;卻精于政事,知道怎樣料理民生。遙想您仍在發奮讀書,只是頭發已經花白。隔著瘴氣彌漫的山溪,猿猴的哀鳴透過那重重青藤!
【集評】 宋·張耒:“黃九云:‘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真奇語。”(《王直方詩話》)
清·方東樹:“一起浩然,一氣涌出。……山谷兀傲縱橫,一氣涌現。然專學之,恐流入空滑,須慎之。”(《昭昧詹言》卷二十))
近·陳衍:“次句語妙,化臭腐為神奇也。三四為此老最合時宜語,五六則狂奴故態矣。”(《宋詩精華錄》卷二)
今·程千帆:“這篇詩前半寫昔日之交情,今天的懷想;后半稱贊黃幾復不但清貧好學,而且干練有為,然而垂暮之年,還只在海濱作一縣令。憐才之意,不平之鳴,都于言外見之。”(《古詩今選》第532頁)
今·霍松林:“溫庭筠《商山早行》云:‘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二句不用一動詞,而早行境界全出,此詩吸取了溫詩的句法,創造了獨特的意境。‘桃李春風’與‘江湖夜雨’,這是‘樂’與‘哀’的對照,快意與失望,暫聚與久別,往日的交情與當前的思念,都從時、地、景、事、情的強烈對照中表現出來,令人尋味無窮。張耒評為‘奇語’,確有見地。……總之,此詩善用典實,內蘊豐富,以故為新,運古于律,拗折波峭,很能表現出黃詩的特色。”(《宋詩鑒賞辭典》第505—506頁)
【總案】 神宗元豐八年(1085),山谷監德州德平鎮,其友黃介(字幾復)時知四會縣。山谷因不滿新政,與德州通判趙挺之等人不合,故分外思念遠方之友人。詩中首、頸兩聯四用先秦兩漢典籍中成語典故,運散入律,遂呈兀傲蒼勁之貌。頷聯則用常語以求張弛之妙,然此常語又因句法之妙而化臭腐為神奇,以樂景襯哀景,以樂情襯哀情,感人尤深。尾聯語意悲涼而兀傲之氣不絕。對照山谷此時之心境,可知詩中慰黃幾復之語亦即自慰,而譽黃幾復之語亦即自譽,故此詩實為可見山谷真性情的好詩。
上一篇:韓琦《寄題廣信軍四望亭》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杜耒《寒夜》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