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岳《驟雨》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牛尾烏云潑濃墨,牛頭風雨翻車軸。①
怒濤頃刻卷沙灘,十萬軍聲吼鳴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曉騎牛牧溪北。②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勢驟晴山又綠。
【注釋】 ①翻車軸:車指水車。水車戽水,軸翻水涌,發出聲音。這里用以形容風雨之聲。②侵曉:近曉。
【譯文】 牛尾的烏云如濃墨潑灑,牛頭的風雨急如水車波涌軸翻。頃刻之間,怒濤洶涌卷上了沙灘,就像千軍萬馬鏖戰急,陣陣吼聲如飛瀑鳴雷令人心寒!牧童家住溪西灣,清早騎牛去那河北灘。慌忙中冒雨渡溪返村,沒想到暴雨驟停,又綠了群山。
【集評】 今·吳孟復:“放筆寫去,轉折自如,多用口語,樸素清新,富有生活氣息,能以顯示出他的‘粗豪使氣’的詩格。”(《宋詩鑒賞辭典》第1240—1241頁)
今·吳熊和:“八句詩寫一場驟雨,突兀而起,戛然而止,中間寫倏忽之變,活躍跳動,沒一句板滯,從筆勢來說也稱得上驟起驟止了。”(《唐宋詩詞探勝》第373頁)
今·蔣方:“寫景詩大體上有兩種角度:一是作者置身于所描寫的景物之中,融情于景,以情感人;一是作者站在所描寫的景物之外,再現當時的情形,以刻畫為工。也就是王國維所說的‘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華岳的《驟雨》即屬于后一種寫法。作者是從牧童在山中的遭遇來描寫驟雨的,時間則從雨前寫到雨后。這種再現當時情形的寫法,使得這首不是敘事的詩,卻具有一定的敘述性,并產生了一種戲劇性的效果。”(《中國古代山水詩鑒賞辭典》第826頁)
今·范寧、華巖:“善寫變化,富有機趣,是本詩的特色。”(《宋遼金詩選注》第388頁)
【總案】 華岳的詩大都不事雕鑿,從本詩即可看出這一特點。通俗易懂的比喻,使人覺得樸實清新,平淡無華的語言組合又極富有生活情趣。本詩給人的突出印象是一個“驟”字。暴雨來的“驟”,去的也“驟”。作者從視覺和聽覺的不斷轉換來描繪這壯觀的景色。夏日陰晴瞬息變化的奇景,在作者的筆下自然地表述了出來,使人讀罷為之叫絕。
上一篇:魏泰《題黃魯直集》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徐照《三峽吟》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