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一個在房中悶,
猛回頭看見自己的影,
慌的奴忙向前去將他問。
一連七八聲,他自是個不答應。
忽然窗外刮了一陣風,
吹滅了燈,不見影兒奴好恨!
恨將起來,我和那風拚了命!
——清·顏自德輯《霓裳續譜·怯寄生草》
本篇刻畫了一個女子竭力要打破孤獨感而終于打不破的微妙心態。清代無名氏輯的《時興呀呀喲·寄生草》和《白雪遺音·馬頭調》,皆有此民歌,只有個別字句差異,可見其在清代流傳地域之廣和時間之久。
在封建社會,講究“男女之大防”, “男女授受不親”,男女之間隔著一道封建禮教的高墻,很難有互相接觸、交往的機會。特別是“女孩兒只合香閨坐”,(見明·湯顯祖《牡丹亭·慈戒》)受封建禮教的精神折磨尤甚。 “獨自一個在房中悶”,正是在封建禮教統治下,廣大婦女孤獨處境和苦悶心情的寫照。好在她不是安于現狀,甘心受封建禮教的精神奴役,而是寫出了她要打破孤獨感的內心強烈要求,寫出了她的癡情和熱心, “猛回頭看見自己的影,慌的奴忙向前去將他問”,正是她這種心理的反映。可是問了“一連七八聲,他自是個不答應”。這已經夠令人失望、氣惱的了。更令人悲痛和憤慨的是, “忽然窗外刮了一陣風,吹滅了燈”,連“影兒”也“不見”了。 “不見影兒奴好恨,恨將起來,我和那風拚了命! ”盡管她的“恨”,只是更深一層地反映了她的孤獨和苦悶,但是她既然已經燃起了要“和那風拚了命”的反抗怒火,那么,造成她孤獨和苦悶的封建禮教的枷鎖,終究必定會被摧毀,她的孤獨處境也終究一定會被打破,她對情侶的衷心向往和熱烈迫求也必定會實現。
完全從自己的主觀心態上來描寫,是這首民歌的獨特之處。它沒有一字一句是對封建禮教的正面斥責,卻又字字句句皆能激起人們對婦女的孤獨處境和苦悶心情的同情,對封建禮教折磨人的強烈憤慨和憎恨。它毫無說教的氣味,僅通過微妙的心理刻畫,就給人以情趣盎然之感,表現出很高超的藝術就是要寫人寫心寫情的特性。
上一篇:《燈花爆》原文|賞析
下一篇:《珠》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