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禮記》·晉獻文子成室
(檀弓下)
晉獻文子成室 【1】, 晉大夫發焉 【2】。張老曰【3】:“美哉輪焉 【4】, 美哉奐焉【5】! 歌于斯, 哭于斯, 聚國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 哭于斯,聚國族于斯, 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于九京也【6】。”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謂之善頌善禱。
【注釋】
【1】 晉獻文子: 即趙武, 晉卿。成室, 新室落成。
【2】 發: 送禮祝賀。
【3】 張老: 晉大夫。
【4】 輪: 形容宮室高大。
【5】 奐: 同“煥”, 色彩鮮明。
【6】 全要領, 保全性命。先大夫, 指先父先祖。九京,即九原, 晉國卿大夫的墓地。
【賞析】
《晉獻文子成室》是選自《禮記·檀弓下》中的一章, 記述的是晉獻文子建成新屋之后, 眾大夫往賀, 而張老的賀辭非同凡響, 晉獻文子聽后, 答辭禱告亦不落陳套, 以致為后人稱贊不已, 成為一篇佳話。
這篇文章篇幅極短小, 卻寫得格外別致, 很能體現先秦文章的特色。先秦的某些文章,經常是在這短小的篇幅里,在這簡潔練達的文辭中,表現深遠的意思,顯示深刻而豐富的內涵,使人百讀不厭,余味無窮。本文即有篇雖短小而章法渾然,筆筆不虛設,內涵豐富,意味雋永的特色。
這篇文章開始先敘述晉獻文子新室落成,這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就是一件大事,那么在貴族生活中無疑更是表現其權勢、富貴等人生價值的可喜可賀的大事,因而引來眾多的晉國的卿大夫們前來稱賀。文中一“發”字,表現了當時新屋落成后人們送禮祝賀的習俗,同時也表現了達官貴人們祝賀的場面。這開頭兩句簡單的敘述,既說明了事情的原委,點明了時間地點人物,也不難令人領悟到此時此刻競相稱賀的勢鬧場面和熱烈氣氛。
人們前往祝賀,自然稱頌的賀辭是不會少的,然而本文拋開眾人的頌辭不談,只抓住大夫張老的頌辭做文章,因為大夫張老的頌辭獨具匠心,別出心裁。一般人的頌辭,不外乎贊美一番,說上些吉利之言,而張老卻未全然隨俗,他的頌辭可分兩層,前一層言道“美哉輪焉,美哉奐焉”這是一般的贊美之辭,還不出一般頌辭的常套。但后一層,張老則跳出道吉祥之言的圈子,而是結合晉獻文子的身份,以此屋落成后的功用來稱賀,言祭祀奏樂可以在此進行,死喪之時可以在此哭泣,宴享國賓聚集宗族也都在這里,這樣的賀辭表面看來沒有絲毫贊頌的味道,甚至還談到了死喪,這真是一反常調,令人摸不著頭腦。
聽到這樣沒頭沒腦的祝頌之辭,晉獻文子的反應也不同尋常,他思路敏捷,馬上以出人意表的祝禱之辭來表示他接受張老的祝賀。文章在這里記敘晉獻文子的祝禱之辭,實際上是針對張老的祝頌之辭的解釋,晉獻文子表示,張老的祝辭是以屋的功用的永恒祝我趙武得壽終正寢,保我趙武家族永昌永貴。晉獻文子念完禱辭馬上向北連拜兩拜,既表示了對張老盛情的意會,又表示了對張老的感謝,至此,人們對張老祝辭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文章筆法之妙也由此自然地顯現出來。文章最后以“君子”評論作結,使結尾照應開篇,使文章的結構更顯得渾然一體。
上一篇:《古文觀止·谷梁傳·晉獻公殺世子申生》鑒賞
下一篇:《古文觀止·谷梁傳·晉獻文子成室》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