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稹《送劉帥歸蜀》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萬水朝東弱水西,先生歸去老峨眉。
人間那得樓千尺,望得峨眉山見時。
【注釋】 ①劉帥:題下原注云:“后溪先生也。”按:后溪為劉光祖別號。光祖,字德修,簡州陽安(今四川簡陽)人,約與危稹在孝宗淳熙年間進士及第,后官至起居郎,右文殿修撰,有《鶴林集》。劉帥或指此人。②弱水:古水名。《山海經·西山經》:“勞山,弱水出焉,而西流于洛。”這里是以弱水西流隱喻友人西歸。
【譯文】 一萬條河水都朝東流入大海,只有那古老的弱水向西流于洛地。先生此次歸返西蜀故里,卻是要終老于那遙遠的名山峨眉。萬水千山遮住我的望眼,今后我再也不能見到您。但愿人間有千尺高的樓閣,登上高樓,眼前就映現出青翠的峨眉山和您的英姿!
【集評】 近·陳衍:“用東坡‘那有千尋竹’之意,翻‘絕頂望鄉國’之案。愛而不見,此詩自出真情,而錯怨江南北山多者,亦望夫化石之癡想也。”(《宋詩精華錄》卷四)
今·何慶善:“這首送別小詩,別出心裁,以奇想取勝,體現了宋詩善于翻出新意的特色。這些奇想,乍看無端,尋思有緒;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人意想之中,使人感到既新穎獨特,又合情合理。”(《宋詩鑒賞辭典》第1200頁)
【總案】 真情出奇想,奇想表真情。可謂寫詩訣竅。集評所說甚是。正因有奇想,即使文字樸素,亦有詩味。從手法看,起勢突兀,比興兼具。兩個“水”字、兩個“峨眉”有意疊用,造成回環往復的音節,也有助于依依眷念情意的表達。
上一篇:俞桂《送人之松江》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左緯《送別》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