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左司張員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長安逢立春日贈韋侍御及諸公
[“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長安逢立春日贈韋侍御及諸公”,此左司張員外題也,孫則和之。]
忽見云間數雁回,
更逢山上一花開。
河邊淑氣迎芳草,
林下輕風待落梅。
【前解】
如此絡索題,看唐人大筆,乃全不以為意。看他四句中,如“忽見數雁”“更逢一花”“淑氣迎草”“輕風待梅”,一意只寫立春,更不分心別顧。而其間如“云間”句,卻是寫洛回;“山上”句,卻是寫中路;“河邊”句,卻是寫長安;“林下”句,卻是寫韋侍御及諸公。凡題中所有,乃更無所不有,此真超然大筆也。
秋憲府中高唱入,
春卿署里和歌來。
共言東閣招賢地,
自有西征作賦才。
【后解】
前解盡將如此絡索題,中間無有不寫。獨余“贈”字、“和”字,留俟后解定奪。而此后解,乃更不止定奪“贈”字、“和”字,偏有本事直挑動到“及諸公”三字。言張員外自贈韋侍御,卻要孫先生與他代和,豈不遭侍御笑云:“我府中自有諸公,何勞床頭人與我捉刀耶?”真寫盡知己倡和之樂也。○頗有先生深嫌其間“上”“邊”“下”“中”“里”等字,賤狗徒知咬橛耳。
上一篇:金圣嘆《和太常韋主簿五郎溫泉寓目》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和水部張員外宣政衙賜百官櫻桃詩》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