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貞·憶江南》原文賞析
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柔綠篙添梅子雨,淡黃衫耐藕絲風(fēng)。家在五湖東。
起處先聲奪人,以音響引出畫面:“歌起處,斜日半江紅。”本來,畫家“隨類賦彩”,江水的色調(diào)是“春綠、夏碧、秋青、冬黑”(郭熙《林泉高致》),而詞人在這里以“斜日”的霞光為夏天碧綠的江水變換色彩,勾勒出一幅“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詩句)的圖畫,對(duì)比強(qiáng)烈,產(chǎn)生一種意料不到的美感。接著,詞人又在這碧、紅參半的底色上,鑲嵌上各具色彩的圖景。一是“柔綠篙”。綠色作為視覺意象,往往顯得恬靜,在“綠”之前又冠以一“柔”字,便藉觸覺意象突出了船篙之綠色的軟媚。二是“梅子雨”。梅子雨,就是夏天梅子黃熟時(shí)的連綿細(xì)雨,人稱“黃梅雨”。“梅子雨”與起處的“斜日半江紅”前后映照,形成了“西邊日出東邊雨”的奇麗景色。而且,“梅子(黃時(shí))雨”一辭很能造成讀者的聯(lián)想錯(cuò)覺,使無色之雨幻變?yōu)辄S色。再者,這種虛幻的色彩又滲透著詞人的情感。北宋詞人賀鑄《青玉案》:“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shí)雨。”蓋以梅雨之綿綿象征閑愁之多。本詞似也有相類的暗示,只不過不象賀詞那樣濃墨重彩地大加渲染,而是稍加淡化罷了。三是“淡黃衫”。如果說,“梅子雨”是從虛處著色,那么,“淡黃衫”則是從實(shí)處傅彩。四是“藕絲風(fēng)”。風(fēng),本來是無形無色的。但詞人卻以“藕絲”二字來形容,不僅形象化地刻畫出風(fēng)的微細(xì),而且具有色彩和質(zhì)感——白嫩。最后,以“家在五湖東”收尾,明點(diǎn)出自己的家鄉(xiāng)——太湖(“五湖”為太湖別名)之濱的太倉,又傳達(dá)出他的鄉(xiāng)思。
全詞色調(diào)和諧,自然融洽,富有中和之美。其中的色彩,或刺激,或柔和,這刺激性與柔和感的互補(bǔ),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詞人的心靈平靜中有顫動(dòng),顫動(dòng)中有平靜,很好地烘托了他對(duì)“五湖東”之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王世貞是一位寫題畫詩的能手。清代陳邦彥編《歷代題畫詩類》,所收王氏題畫詩之多,名列歷代詩人的前茅。正是詩與畫的聯(lián)姻,成為孕育王世貞審美情趣的母胎。他曾經(jīng)指出:“唐人十絕句婉麗有情,得藍(lán)田詩中畫趣。”(《十絕句詩畫跋》)他不僅神往唐代詩人的“詩中畫趣”,其所自作亦追求這種境界。《憶江南》一詞,便是很好的證明。
上一篇:《李齊賢·巫山一段云》原文賞析
下一篇:《沈宜修·憶王孫》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