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煮海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煮海之民何所營?婦無蠶織夫無耕。②
衣食之源何寥落,牢盆煮就汝輸征。③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島嶼;④
風干日曝鹽味加,始灌潮波塯成鹵。⑤
鹵濃鹽淡未得閑,采樵深入無窮山;
豹蹤虎跡不敢避,朝陽出去夕陽還。
船載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熱;⑥
晨燒暮爍堆積高,才得波濤變為雪。⑦
自從瀦鹵至飛霜,無非假貸充餱糧;⑧
秤入官中充微值,一緡往往十緡償。⑨
周而復始無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驅妻逐子課工程,雖作人形俱菜色。⑩
煮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貧!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廣皇仁到海濱。
甲兵凈洗征輸輟,君有余財罷鹽鐵。
太平相業爾惟鹽,化作夏商周時節。
【注釋】 ①煮海:煮海水為鹽。②營:謀生。③寥落:稀少。牢盆:煮鹽之器。輸征:交納稅賦。④浦:水邊。⑤塯:通“溜”,流動狀。鹵:鹽水。⑥擎(qing情):舉、托、此指背。遑(huang皇):空暇。⑦爍(shuo碩):熱。此指烘燒。⑧瀦(zhu豬):水停留處。此指水塘。餱(hou喉)糧:干糧。⑨緡(min民):成串的錢。⑩課:考核、督促。
【譯文】 煮海的百姓靠什么為生?女子沒有蠶織,男子也無田耕。衣食來源實在稀少,只好煮鹽來交納賦稅應付衙門。每年春夏時節海潮洶涌,鹽民們等潮退刮泥將土堆壘成島嶼;讓風吹日曬咸味漸濃,再以海水灌淋滲入淺坑。鹵水雖咸卻尚未成鹽,還要入深山去打柴。山中有虎豹豺狼不敢畏避,清早出發回來已近掌燈時分。將柴薪船載肩背運回沒有空閑,馬上將柴草投入巨大的鹽灶熱浪滾滾。總要從早燒到傍晚時分,才能將海水變成雪白的鹽屯。白鹽尚未煮成的日子,無非以借貸聊度晨昏。將鹽賣給官府又不值幾錢,借一串錢卻往往要用十倍還本。如此借了還,還了再借,哪容人喘息安頓。官稅尚未完了,催私租的又在家門逼等。長年里驅派妻兒家小拼命忙碌,面如菜色不像是活人!煮海之民實在苦辛,怎樣才能做到官府百姓都富足不貧!大宋王朝件件措施都得當合宜,但愿皇上仁政廣施直到海濱。只要撤裁軍費就能減少賦稅,政府有余財即可罷鹽鐵之稅去除積弊。要天下太平就靠賢明的宰相,宰相就如烹飪時調味的鹽瓶。只要相得其人,便可使百姓安居樂業,如歷史上夏商周三代天下太平。
【集評】 今·吳錦:“后來元代王冕作《傷亭戶》,清代吳嘉紀作《風潮行》,都切實寫出了鹽民的苦辛。《煮海歌》成了這類詩的先驅。”(《宋詩鑒賞辭典》第115頁)
【總案】 柳永曾任浙江定海曉峰鹽場官,此詩即作于任上。寫鹽民之艱辛,揭露官府對鹽民之盤剝,表達了他對鹽民的深切同情,對朝廷改弦更張、廣施仁政的希企。此詩之特色,一為寫實。內容植根于生活,通篇為鹽民生活之真實寫照。二為鋪敘。先總寫鹽民之苦,再展現煮鹽過程,從刮泥、灌淋到打柴燒煮,層層展開,這也是柳永所擅長的,他的詞便以鋪敘見長。三是議論。從對鹽民遭官私租稅之苦的揭露到為民請命的勸諫,詩的后半部分大發議論,表明了詩人的愛憎和見解。好議論也正是宋詩一大特征。柳永以詞名世,其詩甚少,其詞又多為寫男歡女愛“偎紅依翠”之內容,作品的社會性、現實性有所欠缺。這首詩反映了詩人思想的另外一面:關心民生疾苦,同情百性,對現實政治有所不滿,并敢于提出自己看法。這無疑是難能可貴的,也值得我們重視。
上一篇:胡銓《潭石巖》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陳傅良《用前韻招蕃叟弟(其一)》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