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黃庭堅·病起荊江亭即事》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紹圣元年(1094)哲宗親政,變法派重新掌權,被視為舊黨的蘇軾由禮部尚書貶到惠州安置,后又遠貶海南島。黃庭堅以詩受知蘇軾,因對王安石新法有微辭,被視舊黨。這年十二月貶為涪州別駕,黔州安置,后遷戎州。徽宗即位,五十七歲的黃庭堅才被赦放生還。于元符三年十一月離開戎州貶所,次年到峽州,在那里待命,寫下了這組詩。這組詩是黃庭堅晚年作品,共有十首,這里選其一、其六。
原文
其一
翰墨場中老伏波,菩提坊呈病維摩。
近人積水無鷗鷺,惟見歸牛浮鼻過。
其六
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溫飽未,西風吹淚右藤州。
賞讀
第一首詩是就詩人自己的境遇而言。“翰墨場中老伏波”,是說自己是文壇老將,人雖老了,但仍像漢代的伏波將軍馬援那樣,精神矍鑠,還有“可用”之處。馬援六十二歲時自請出征,并“據鞍顧盼,以示可用”。詩人用了這個典故來表明他為國效力的意愿與決心。蘇、黃作詩善用典故,典故用得好,能以最少的文字表達最豐富的含義,這句就是很好的一例。次句“菩提坊呈病維摩”,是說自己像佛經上講的維摩詰一樣,還病在菩提坊中,這句用了當時為人所共知之典。維摩詰是佛經上一個有學問、有文才的人,所以文人都喜用以自比。黃庭堅信佛,故自稱“病維摩”,詩人有為國效力之心,而病臥荒江,其處境苦悶是不言自明的。“近人積水無鷗鷺,惟見歸牛浮鼻過”,寫出了詩人所居之荒涼。黃庭堅《登快閣》中曾有“萬里歸船尋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的詩句。而如今,這里卻連鷗、鷺這樣的水鳥都沒有,言明這不是他隱居的地方。當然,詩人也沒有想到隱居,那么,這里可以見到的是什么呢?“惟見歸牛浮鼻過”這一描繪,使窮鄉僻壤的荒涼景象,浮現如畫,做到了“狀難言之景如在目前”。而詩人的苦悶心情也就寄于言外,牛浮鼻渡水,雖語出佛書,但也是實景,在鄉村中到處可見。
詩人只是寫景,但景中有情,反映了他當時的處境。不僅他個人境遇如此,他的朋友,像陳師道、秦觀,他們的境遇同樣不好,組詩其六寫的就是這一點。
組詩其六就是寫陳、秦兩人的,既寫了他們的苦吟與揮毫,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性格與詩風;也寫出了他們的饑寒或貶死,反映出文人們的悲慘境遇。
這首詩的一、二句是寫陳、秦二人的文才功力。陳師道,一字無己。平時出行,覺有詩思急忙回家,呻吟如病者,有時一連幾日不起,所以作者用“閉門覓句”來描繪陳師道,概括的非常好。秦觀,字少游,王安石稱贊他的風格“清新婉麗”且“語豪而工”,“對客揮毫秦少游”,描繪了秦觀詩風豪放思路敏捷。他們的功力,才能是這樣的出眾,接下寫出了他們的境遇。
陳無己被召為秘書省正字,他自己當時也很高興,抱有幻想的。但時過不久,他就貧困不堪,因不愿穿趙挺送來的皮襖,而“寒凍得疾不起”了,作者詩中的擔心,竟成事實。至于秦少游,則早已死在被貶謫的藤州,“西風吹淚古藤州”是對這一事實的真實記敘。這些事實足以揭穿徽宗的欺騙性。
上一篇:《先秦詩歌·《大雅》·生民》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陳子昂·登幽州臺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