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熙《題陸放翁詩卷后》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天寶詩人詩有史,杜鵑再拜淚如水。②
龜堂一老旗鼓雄,勁氣往往摩其壘。③
輕裘駿馬成都花,冰甌雪椀建溪茶。④
承平麾節半海宇,歸來鏡曲盟鷗沙。⑤
詩墨淋漓不負酒,但恨未飲月氏首。⑥
床頭孤劍空有聲,坐看中原落人手。⑦
青山一發愁蒙蒙,干戈況滿天南東。⑧
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⑨
【注釋】 ①陸放翁: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號放翁。②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5),這一時期,爆發了安史之亂,是一個亂世的年代。天寶詩人:指杜甫。詩有史:杜甫經天寶之亂,其詩反映了時代的現實,所以人們稱為“詩史”。杜鵑再拜:杜鵑,鳥名,又名杜宇、子規。傳說周朝末年蜀國君主望帝名杜宇,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鳴,其聲哀切,以致口中流血。蜀地人民敬愛望帝,每聽杜鵑鳴,就要下拜。杜甫避亂居四川時,也這樣做,表示忠君,杜甫詩說:“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我見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③龜堂一老:指陸游。陸游在紹興故居建堂名龜堂。旗鼓:本來指軍中號令之具,也指軍容陣勢。這里形容陸游的詩風雄壯。勁氣:指陸游詩的剛勁之氣。摩;接觸。壘:把杜甫詩比作軍隊的營壘。全句是說陸游詩的剛勁氣魄可與杜甫的詩匹敵。④“輕裘”二句:寫陸游壯年的事。陸游1170—1178年在四川任職,參贊軍務。成都的花很出名,所以有“成都花”語。下句寫陸游1158年在福建任地方官的事。甌:瓦做的容器。此指茶杯。建溪,在今福建,產名茶。⑤麾(hui揮)節:旌旗和符節,都是表示官吏身分的東西。此指做官。鏡曲:鏡湖的水灣。鏡湖,即鑒湖,在今浙江紹興市南。陸游晚年退隱鑒湖。⑥飲月氏(rou zhi肉支)首:《漢書·匈奴傳》說,老上單于殺了月氏(古代西域國名)王,用他的頭骨作為酒杯。這里以月氏代指金朝皇帝。⑦“床頭”句:翻用陸游“逆湖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詩句意,是說空有殺敵雄心,卻無濟于事。劍有聲:傳說寶劍在臨陣殺敵前,會發出聲響。
⑧青山一發:遠望中原青山像一根頭發絲。用蘇軾“青山一發是中原”(《澄邁驛通潮閣》)句。“干戈”句:當時元朝軍隊正向東南進軍,即將徹底摧毀偏居一隅的南宋王朝。干戈:指戰爭。⑨“來孫”二句:陸游臨終前,還念念不忘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示兒》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來孫:曾孫之孫,這里泛指后代子孫。意思是說,你的裔孫倒是看見九州一統了,卻是一統于異族統治者(元人)之手,而不是你所希望的一統,所以他在家祭時,又如何告知你呢。
【譯文】 天寶亂世有個詩人杜甫,詩中寫出了歷史;再三拜那杜鵑,帶著如泉的淚水。多少年后的亂世,又有個龜堂老人,詩筆雄壯、氣勢剛勁,常常直逼老杜營壘。曾經穿著裘服、騎著駿馬看過成都花,也曾用冰雪般透明的瓷碗喝過建溪茶。太平時做官走過半個天下,歸來后與沙鷗為友,鏡湖灣上安家。酣暢淋漓寫詩,從不辜負好酒,只恨酒杯沒能是敵人的頭。床頭掛的孤劍空自作響,眼睜睜看中原落入人手。遠望中原發絲似的青山,已是一片愁霧蒙蒙,更何況戰火已經遍及天南天東。您的子孫雖然看到了九州一統,大好河山卻都落入了蒙古人手中,家祭時又如何告訴你——他的祖翁?
【集評】 元·章祖程:“尾聯意深而辭婉。”(《霽山集》注)近·陳衍:“事有大謬不然者,乃致于此,哀哉!”(《宋詩精華錄》卷四)
今·張錫厚:此詩將敘事與抒情緊緊融合在一起,雄渾而勁健。結構上既有騰挪變化,又承接自然。詩的風格是言近旨遠,意深辭婉,句句發自肺腑,纏綿中見悲壯,在林景熙詩中很有代表性。(《宋詩鑒賞辭典》第1451頁)
今·范寧、華巖:“詩的后六句采用反接的方式,把宋的滅亡、元朝的統一與陸游已破滅了的希望糅合在一起,讀之令人倍感沉痛。”(《宋遼金詩選注》第485—486頁)
【總案】 在中國古代詩歌發展史上,陸游的地位不及杜甫,但在反映社會現實,表現忠君愛國思想方面,兩人確實有共同之處。因此,林景熙把陸游和杜甫相比,不為無當。詩中選取陸游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斷,概括地表現了他一生的各個側面,尤其是寫出了陸游報國壯志難酬的悲憤和遺恨,其實這也是作者自己的悲憤和憾恨,寫得雄渾悲壯,是南宋七言古詩的力作。
上一篇:黃庭堅《題鄭防畫夾五首(其一)》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岳飛《題青泥市寺壁》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