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洞仙歌①·趙師俠》
元宵三五。正好嬉游去②。梅柳蛾蟬斗濟楚。換鞋兒、添頭面③,只等黃昏,恰恨有、些子無情風雨。 心忙腹熱,沒頓渾身處。急把燈臺炙艾炷④。做匙婆、許蔥油,面灰畫葫蘆,更漏轉,越煞不停不住。待歸去、猶自意遲疑,但無語空將,眼兒廝覷⑤。
①洞仙歌,詞牌名?! 、阪矣?,嬉戲玩耍。 ?、垲^面,妝飾打扮的飾物?! 、馨模湃擞靡赞瓜闵眢w衣物的用具?! 、輳P覷(sīqù),相看,觀望。例如《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小道人)呆呆地袖著手,在旁冷眼廝覷?!?/p>
這是作者描繪元宵佳節,表達欣喜愉悅之情的詞作。言語間刻畫精妙,觀察入微,將人物對佳節期盼的心理體現的清晰透徹、淋漓盡致。
上片首句寫道:“元宵三五。正好嬉游去”精煉地寫出時間,情緒清晰地說明。作者語言不是拖泥帶水,而是情到急切,一語道盡。在讀者眼前,白描出元宵定然熱鬧非凡、令人夢牽魂縈。佳節之時,定然滿眼看見的是令人興奮的場面。出門談笑論爭,快樂賞月;伙伴親友燃燈放焰,群情激動;歡聲笑語喜猜燈謎,收獲不少驚喜;一家團聚共吃元宵,合家快樂,同慶佳節,其樂融融。這一系列的情境不斷地在讀者與作者的腦海間浮現?!懊妨晗s斗濟楚。換鞋兒、添頭面,只等黃昏,恰恨有、些子無情風雨”既然寫道元宵佳節情趣令人無限情急,這里作者便描繪出一副三下五除二、匆匆整裝更衣,欲去佳節夜間酣暢享受的畫面。讀者眼前定然可見,精挑繡花鞋,細心描畫妝,屋里門外來回穿梭顧盼,只等日落黃昏后,明月升起時。
下片作者繼續抒寫佳節前的急切渴盼之情,“心忙腹熱,沒頓渾身處。急把燈臺炙艾炷”作者精細的觀察體會能力令人佩服,傳神地寫出主人公音信情節且而帶來的感受,心焦急,腑中熱乎乎,整個身體充滿著激情?!白龀灼?、許蔥油,面灰畫葫蘆,更漏轉,越煞不停不住”這里作者描繪的是一幅元宵鬧景圖,傳統佳節,嬉戲玩耍,品味吃食,痛快享受,一言難盡,而不經意間時光流逝,轉眼催人歸?!按龤w去、猶自意遲疑,但無語空將,眼兒廝覷”最后的歸家時刻,意猶未盡,遲遲不肯離去,人們無靜默語,歡愉情感突然止住,四目相望,戀戀不舍。
這首詞作是難得的描繪佳節的杰作。歡慶場面與人物的心理精妙刻畫各有風騷,令人讀來,如同身臨其境,心中竟然產生無限遐想。
●洞仙歌,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又名《羽仙歌》《洞中仙》等。宋詞有令詞、慢詞兩體。令詞有八十二字至九十三字各體,慢詞有一百十八字至一百二十六字各體,均雙調,仄韻。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同是《洞仙歌》,一個描繪元宵佳節的勝景和情節;一個精細刻畫重陽佳節的場面,各有千秋,傳神精妙,景中表情。
洞仙歌
戴復古
賣花擔上,菊蕊金初破。說著重陽怎虛過??串嫵谴卮兀扑粮铇牵螞]個巧處,安排著我?! 〖亦l煞遠哩,抵死思量,枉把眉頭萬千鎖。一笑且開懷,小閣團欒,旋簇著、幾般蔬果。把三杯兩盞記時光,問有甚曲兒,好唱一個。
戴復古仕途不濟,一生清苦,天涯漂泊的鄉愁客怨時有流露。這首《洞仙歌》正是反映他這種心境情緒的代表作。
上片描繪重陽好景,自嘆飄零之苦?!百u花擔上,菊蕊金初破”,一語點出時值金秋季節。黃金菊蕊不是“破”在園里,卻在“賣花擔上”,穿梭于繁華熱鬧,一路觀景。接著點出這正是“重陽”佳節,怎能“虛過”?“看畫城簇簇,酒肆歌樓,奈沒個巧處,安排著我”寫作者情感不快,想到處處花團錦簇,酒綠燈紅,輕歌曼舞,偌大城市,卻無自己安身之所。一個“奈”字,表達作者飄零無奈的心境。
下片寫以酒樂之歡,強解鄉愁。首先以白描手法直寫鄉思?!凹亦l煞遠哩,抵死思量,枉把眉頭萬千鎖”此句口語入味,特別親切,不思鄉之苦辣回到故土鄉音之間?!懊碱^萬千鎖”也解不了深沉的鄉思客愁。接著作者筆鋒又轉,“一笑且開懷”,表面抒寫歡快,實則表達無奈,企圖借酒澆愁忘卻飄零之苦痛。目睹“小閣團欒,旋簇著、幾般(盤)蔬果”,自然不知什么味道,“把三杯兩盞記時光”,虛度時光!隨后作者寫道“問有甚曲兒,好唱一個”,想以此來揭開愁緒,忘卻一時之痛。作者表達的是更深鄉愁無法驅散的惆悵。
這首詞寫的表層寫個人生活,飄零愁緒,其實也在表達作者對當時朝政的不滿,對民族命運的哀嘆。因為愁緒之間,始終在暗含詞人大志未酬的苦痛。作者以樂景反襯哀愁的手法,白描寫佳境的構思,都是堪稱出色的。
黃昏的意象,多傳達凄涼失落、蒼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隱《樂游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wangwe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日暮黃昏是由光明到黑暗,晝夜交替的一個特定時空,在中國古典詩詞中,黃昏已不再是景色的再現,而是積淀著中華民族文化審美傳統,凝結著特定情感與生命意識。
元宵三五。正好嬉游去。
家鄉煞遠哩,抵死思量,枉把眉頭萬千鎖。
上一篇:宋詞《洞仙歌·盧祖皋》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浣溪沙·蘇軾》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