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邊樓
薛 濤①
平臨云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
諸將莫貪羌族馬②,最高層處見邊頭。【注釋】
①薛濤(?—832),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著名女詩人。《全唐詩》錄詩八十九首。
②羌族:此處指吐蕃。
【詩本事】
此詩約作于大和六年(832)十一月,李德裕調任離蜀,此后邊疆糾紛又起。此時詩人已七十左右了,有感于時事,遂寫下了這首詩。籌邊樓在成都西郊,是大和四年(830)李德裕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時所建。
【賞評】
籌邊樓上多才多藝的女詩人仿佛撥動了略帶惆悵之音的琴弦,用樂曲訴出了憂國憂民的心曲。首句“平臨云鳥八窗秋”,寫景描物有不同于丈夫家的細膩,“平”字用得傳神,登上俊偉的籌邊樓當然視線是與云、鳥齊平的,但若要將這種感覺傳達得出神入化,恐非“平”字不能。此外“八”字亦用得極好,魯迅的“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次句“壯壓西川四十州”,用七字刻畫出籌邊樓的“壯壓”之勢,有首句之“高”,故有此句之“壯”,兩句相連可謂天衣無縫。第三句“諸將莫貪羌族馬”,乍讀覺其來得突兀,似詩人在樓上極目望見之實景,又似詩人觸物傷情后的聯想,細細品來,則覺其有滋味。正是此句令全詩境界更上了一層樓,若僅吟“樓”本身,總顯輕飄,總有點小家子氣,此句一出則沉重多了,有韻味多了。末句“最高層處見邊頭”,詩人又回到了前兩句的“樓上”有回環往復之感,成都乃西川政治經濟中心,而今竟成了邊城,由于“諸將貪羌馬”便能看到邊地的烽火了。意最沉痛。
【詩評選輯】
①明·鐘惺《名媛詩歸》:教戒諸將,何等心眼,洪度豈直女子哉,固一代之雄也!
②清·紀昀《紀河間詩話》:如《籌邊樓》詩云云,其托意深遠,非尋常裙屐所及。
上一篇:李 白《登金陵鳳凰臺》察古觀今詩賞析
下一篇:元 結《舂陵行》察古觀今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