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汝諧《題盱眙第一山》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忍恥包羞事北庭,奚奴得意管逢迎。②
燕山有石無人勒,卻向都梁記姓名。③
【注釋】 ①盱眙:在今江蘇省。第一山:在盱眙縣內。《齊東野語》:“南北通和時,聘使往來,旁午于道。凡過盱眙,例游第一山,酌玻瓈泉,題詩石壁,以紀歲月,遂成故事,鐫刻題石幾滿。紹興癸丑,國信使鄭汝諧一詩,可謂知言矣。” ②奚奴:指奴仆。這里指北方金國的仆役。③燕山:山名。東漢竇憲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紀功,命班固作燕然山銘,省稱《燕山銘》。勒:雕刻。都梁:山名,在江蘇盱眙縣東南五十里,山有都梁香草(即蘭草),因以為名,此處似即指第一山。
【譯文】 忍著恥辱,含著羞愧,從這里出使侍奉金庭,外族的那些奴婢們得意洋洋地管待逢迎。北方的燕然山,沒有人能在上面勒石紀功,卻跑到這里來,在這都梁山上記下自己的姓名。
【總案】 這首詩生動細致地刻畫了南宋一些愛國官員的心態。他們具有民族的尊嚴感,不愿低聲下氣地侍奉金國,卻又不得不低聲下氣地出使金國;他們希望能擊敗敵人,如竇憲般勒石燕然山,卻又只能在盱眙都梁山上題詩石壁。羞愧、恥辱之感涌上心來,卻又無可奈何。所以《齊東野語》說:“紹興癸丑(1133),國信使鄭汝諧一詩,可謂知言矣。”
上一篇:王安國《題滕王閣》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題竹石牧牛(并序)》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