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詩歌·劉徹·秋風辭》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元鼎四年(前113年),漢武帝劉徹駕臨河東。這首詩是劉徹與群臣泛舟汾河,飲宴中流時有所感傷而作。描寫了壯闊的景象,盛大的排場及宴飲的場面,抒發出人生易老的感慨。
原文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①,懷佳人兮不能忘。
汎樓船兮濟汾河②,橫中流兮揚素波③。
簫鼓鳴兮發櫂歌④,歡樂極兮哀情多⑤。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注釋
①秀:草本植物開花叫“秀”。芳:香氣。“蘭有秀”與“菊有芳”,是互文見義,蘭有秀也有芳,菊有芳也有秀。 ②泛:浮。泛樓船,即“乘樓船”的意思。汾河:源出山西寧武縣管涔山,西南流縱貫全省,至萬榮縣西北入黃河。 ③揚素波:激起白色波浪。 ④棹(zhào照)歌:劃船時唱的歌。 ⑤極:盡。
賞讀
這是一篇感秋懷人,慨嘆人生易老的作品,交織著極其復雜的思想感情和意蘊。
第一句“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先點明作詩的時間和季節,是一個天高氣爽、白云冉冉的暮秋之日。起句意境雄渾闊大,與雄才大略的作者十分協諧。次句描寫草木肅殺蕭瑟的景象,使情調急轉直下,倍增凄清之感。再加上北雁南歸,更引得游人戀鄉情動,思歸心切了。即便如劉徹這身登帝位、君臨天下的人物也難免會觸景生情。
第二句“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以蘭、菊比佳人,而這里所謂的“佳人”又非一般所謂的美人,而是指群臣。武帝與群臣泛舟歡宴,思念治世的文臣和戍邊的武將,自然應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第三句“泛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是實寫舟中所見之景。樓船,大船,上施樓所以叫樓船。“濟汾河”意渡過汾河。“素波”,白色的波浪。泛舟汾河,擊水中流,船頭激起白色浪花,船行極速,煙波浩渺,氣象萬千。
第四句“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先寫耳中所聞,再寫心中所感。一邊是助興的簫鼓和鳴,一邊是船上的劃船棹歌,入耳一片喧嘩熱鬧之聲。然而想到歡樂到極點自然轉向悲哀,想自己已人到中年,如此這般的宴賞優游究竟能維持多久,自然悲愁驟生,哀傷不已。
最后一句“少壯幾時兮奈老何”,是接上句順流而下,點明哀情多的原因。自己人到中年,步入遲暮,這人生與永恒的宇宙相比是何其短促。自己雖貴為帝王,卻不能永享這榮華富貴,難免哀情多多。這以后,武帝在短短的十二三年中,多次封禪求神,尋訪長生不死之術,可見其貪戀榮華,眷念紅塵之“哀情”絕非一般人所有的。
這首詩共九句,句句以“兮”字聯結,句法整齊,明白流暢,韻律和諧,讀起來瑯瑯上口。前面八句寫了壯闊的景象,帝王的排場,宴飲的場面,已完整表達了感秋傷懷,慨嘆人易老的復雜感情。而后一句更直接揭示了作者慨嘆老之將至,死期將臨,不能永享人間帝王的奢華生活的消沉情緒和矛盾心情。
上一篇:《近現代詩歌·康有為·秋登越王臺》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清朝詩歌·王士禛·秦淮雜詩(其一)》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